2018年4月26日 星期四

《王冠.第二季》(The Crown S02)—當代女王即位後的第一個十年


本來想著要再來寫一些影集的探討與分析的時候,原定是想要寫英國歷史劇《維多利亞.第二季》的,但是後來改變了想法。

後來決定,就寫美國網路電視公司NETFLIX與英國合拍,關於英國現在的那位女王.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的歷史劇《王冠.第二季》。




<《王冠.第二季》(The Crown S02)—當代女王即位後的第一個十年>

其實相較於第一季,《王冠.第二季》在一些主題上並不像第一季一樣是連貫的,而是幾乎每一集都有一個主題。

所以這篇文章在探討與分析上,除了寫主要人物以外,就是一些其他諸如溫莎公爵與查爾王子的童年之類我自己比較中意的人事物。

[主要人物]

1.      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女王就是女王,絕對不只是個花瓶吧?

The way you do your job, the way you cope with the pressure, the personal sacrifices you have made, not to mention your composure and dignity… As a woman, it’s so inspiring. And what you just did in Ghana, it was just extraordinary.
(指伊莉莎白二世)盡職的方式,妳面對壓力的方式,妳的個人犧牲,甚至是妳的鎮定與尊嚴以一個女人來說,是十分振奮人心的。而妳在迦納的所作所為,簡直是無與倫比。
甘迺迪夫人(Jacqueline Kennedy)私下與伊莉莎白二世見面的時候,認為伊莉莎白二世其實並不只是一個普通的女王。

女王作為這套影集的主角,其實在影集的演繹中,可以說是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女王與我們非常相似的地方或許在編劇想要告訴觀眾的,就是女王其實與大多數普通人並沒有相差多少。


其中這個部分最探討的部分,有幾個非常奇妙的地方女王與奧特林赫姆男爵(Lord Altrincham)的會面、與迦納的總統.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以及與甘迺迪夫人(Mrs. Kennedy)的會面。

大家都知道女王的講稿,其實根本就不是由女王自己來寫,而是王室的幕僚在擬定了講稿之後,就直接給女王來講。

所以說女王會先欽定講稿,基本是只是個形式而已因為女王無法否決已經擬定好的講稿,只有更高階的幕僚才有這樣的權限。

但是某天女王去汽車公司視察的時候,女王的幕僚卻好死不死寫了一個聽起來十分不親民的講稿結果女王的演講,就突然顯得十分可笑了。

當女王的演講正在收音機直播的時候,奧特林赫姆正在牙醫排隊,結果當牙醫診所中的收音機播出了這個不怎麼親民的講稿的時候,一個路人甲馬上就將收音機的頻道切換掉了。

而當時的奧特林赫姆聽了這個不怎麼親民的演講之後,他馬上就連牙醫診所的排隊都不排了,就回家寫了好幾篇「評論」該次演講的文章。

奧特林赫姆的這些文章不寫還好,他老兄寫出來,馬上就讓他成為了轟動全英國的人物他不僅引來許多種類的人們的關注」,還莫名其妙上了電視台訪問。

後來伊莉莎白因為想要了解奧特林赫姆的想法,她還特別用幕僚的名義安排與奧特林赫姆見面,然後聽取了奧特林赫姆認為「王室本身並不怎麼親民」的想法。


因此伊莉莎白在聽了奧特林赫姆的建議之後,其實針對作了很多的改變其中最大的改變,就是讓白金漢宮的一部分對外開放,而伊莉莎白的這個決定其實也影響英國至今。

<*附註1:話雖如此,不過奧特林赫姆在後來的貴族法案(Peerage Act)中,成為了放棄貴族頭銜之一的貴族,他因此放棄男爵的頭銜而繼續當作家。>

除此之外,伊莉莎白二世在面對迦納的總統.恩克魯瑪大肆主張自己的泛非洲主義(Pan-Africanism,一種主張非洲國家應該聯合起來,組成一個聯盟的政治意識形態)以及加入蘇聯的時候,也很巧妙地做出了應對。

原本應該是英國殖民地的迦納(Ghana),在恩克魯瑪成為了總統之後,就大喇喇地直接跟蘇聯站在一塊。

結果當英國政府還在苦惱該怎麼做的時候,剛好在北約到處跑的甘迺迪夫婦在訪問法國之後,接著跑到英國來了。

在法國聲名大噪的甘迺迪夫婦來到英國之後,反而有些喧賓奪主(許多管家認為他們夫婦無視宮廷規矩),不過伊莉莎白二世還是招待了兩人。

但是由於英國政府在這個同時,因為不想在迦納顯得太難堪而想方設法的時候,伊莉莎白二世卻說要自己去迦納一趟。

原本的迦納水壩工程,因為甘迺迪政權宣告退出工程而蘇聯趁隙而入,導致所有人的焦點都在蘇聯的時候,伊莉莎白二世卻堂而皇之地來到了迦納。

結果伊莉莎白二世靠著在迦納的晚會上,與恩克魯瑪所跳的一支舞,就很巧妙的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從恩克魯瑪與共產黨的交好,轉移到恩克魯瑪是否還決定繼續與英國交好的話題。

原本所有人(包括甘迺迪夫婦)都不看好這件事情,但是因為伊莉莎白二世巧妙地將所有人的注意轉移,反而讓英國在迦納不至於太過難堪。

然而伊莉莎白二世這麼做,是因為還在倫敦的時候就聽說甘迺迪夫人在一次餐會中,用輕浮的語氣評論自己是個高高在上的花瓶。


後來伊莉莎白二世邀請甘迺迪夫人到溫莎堡作客,結果不僅甘迺迪夫人因為輕浮的言論向她道歉,還順便揭露的一件事情社交場合表面上看起來光輝亮麗的甘迺迪夫婦,其實私底下相處並不愉快。

結果就是甘迺迪夫人自爆原來甘迺迪總統與她常常吵架(部分有暗示,甘迺迪總統其實很花心),甚至有的時候為了要能夠好好睡覺與出席社交場合,還必須注射藥物所以甘迺迪夫人的輕浮言論,是肇因於她注射藥物的結果。

於是原本兩個女人的對話,最後反而變成了甘迺迪夫人的獨白因為甘迺迪夫人雖然認為伊莉莎白二世十分厲害,但是伊莉莎白二世反而認為自己在迦納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那麼高端(不過她並沒有說出來)

後來甘迺迪總統在德州被射殺的時候,伊莉莎白二世甚至還出於自己與甘迺迪夫人的交情,特地寫了一封信給甘迺迪夫人。

或許在伊莉莎白二世看來,與丈夫相處並不怎麼不和睦的甘迺迪夫人,能夠一邊忍受不和睦的家庭生活一邊跟著丈夫四處跑,其實應該是很厲害的。

這也表示伊莉莎白二世雖然在政治意義上,是個徹頭徹尾的花瓶,不過她本人其實還是具備了一些手腕與智慧的。

2.      菲力普親王(Prince Philip)快樂追尋者?擺脫不了陰影的人?還是鬧事者?

I am not being ridiculous. You are a mystery man to me: half a time I don’t know where you are or what you’re doing…Look, I am strong, you know that, and I can cope with the truth. I just demand to know the truth: it’s when people don’t tell me the truth that I can’t bear it.
我沒有犯傻。你在我看來,就是一個神祕的人有一半的時間,我都不知道你在哪裡,你在做些什麼聽著,我很強壯的,你知道,而我也能夠承受事實。我只要求知道事實當別人不對我說實話的時候,我才真的無法忍受。
伊莉莎白向菲力普抱怨,菲力普就連跟朋友一起跑去其他地方旅行,都搞得非常神秘。

菲力普在這個影集中,雖然有點像是伊莉莎白的陪襯角色,不過我們其實可以從這個角色,多少窺見伊莉莎白的家庭生活。

不過十分有趣的是,如果看了這個影集的話,可能還會覺得女王夫婦能夠結婚將近七十年還沒有離婚,應該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從影集中的描繪來看,菲力普雖然私底下總是喜歡趁機尋快樂,不過他老兄的童年,其實可以說是非常的悲慘。

菲力普的父親從小就不愛他,母親因為受精神疾病所苦而被丟包到精神病院,因此只能夠去跟自己的姊姊與姊夫(兩者都是納粹黨員)一起生活。

沒想到菲力普後來又被放去遙遠的蘇格蘭讀書,結果姊姊與姊夫全家在一場空難中喪生,還被父親指責是因為自己在學校不乖,姊姊與姊夫才會因為臨時改變行程搭飛機而喪命。

或許是因為童年太不快樂了,菲力普在蘇格蘭讀書的時候,靠著嚴酷的勞動跨越了心中的陰影,才終於能夠像正常人生活雖然他對於回憶起童年,還是不免沉浸於陰影之中。

不過菲力普雖然後來長大成人,也還順利地跟伊莉莎白結婚,不過他私底下似乎是個十分神祕的人總是喜歡跟朋友到處玩,還有了一個伊莉莎白似乎並不怎麼了解的社交圈與團體。

雖然說菲力普的副手因為搞到自己離婚,讓伊莉莎白與菲力普之間一度十分不愉快,不過最後兩人還是解決了問題。

原因是菲力普認為自己被看得比兒子還低端,又覺得被管家歧視(主要是討厭管家留著鬍子),所以伊莉莎白就給了菲力普一個象徵性的騎士頭銜,還順便教管家將鬍子剃掉。

不過真正讓伊莉莎白差點抓狂的,卻是普羅夫莫醜聞(The Profumo Affair)一個導致首相下台,還順便導致一個醫師自殺的醜聞。

作為整骨醫師的沃德醫師(Doctor Stephen Ward),是一個專門倫敦上流社交圈遊走的醫師,他的顧客包含了許許多多的政商名流—曾經去他那邊看病的人,也包含了某天早上睡覺起來落枕的菲力普。

然而沃德醫師雖然時常舉辦派對,但是他卻捲入了女演員.基勒(Christine Keeler)與內閣閣員普羅夫莫(John Profumo)之間的婚外情。

這件事情最大的問題,卻是因為基勒與一位蘇聯海軍軍官同樣有染,結果基勒因為也出席沃德醫師的派對,再加上沃德醫師又被懷疑是在介紹賣春,結果導致沃德醫師聲敗名裂在被判刑之後服藥自殺身亡。

最玄妙的事情卻是在於,沃德醫師喜歡給自己參加派對的顧客繪製肖像畫,而警察在沃德醫師的櫃子中發現菲力普的肖像畫,還順便發現了一張基勒參與沃德醫師的派對的照片。

姑且不論普羅夫莫撒謊賣了自己的首相,該照片中有一個人背對鏡頭(有清楚拍到基勒與沃德醫師),結果沒有人知道那個人是誰。

剛好伊莉莎白快一步拿到了菲力普的肖像畫,可是這件事情卻讓社交頻繁的菲力普一身腥因為菲力普有過前科(菲力普已經辭職的副手,其實在先前其與菲力普一起視察旅行的時候,就以書信的形式洩漏行程細節給同俱樂部的成員),結果這次似乎又與菲力普脫離不了關係。

所以菲力普雖然否認自己與沃德醫師只是醫病關係,不過假如照片中的人並非普羅夫莫的話,那麼那個神祕的人(Mystery Man)又是誰呢?

但是這其實也讓我們看到,菲力普其實總是在尋樂子的時候,經常性的無意間捅蜂窩至於他是否真的就是照片中的神秘人,大概我們永遠都不會知道了。

3.      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公主與新潮攝影師,將會迸發的火花?

I will marry Tony if it is the last thing I do. At Chelsea registry office, with a local drunk as witness, if need be. Because Tony makes sense of me, defines me. At long last, I know who I am and what I represent—a woman in my own right, a woman of the modern age, and, above all, a woman who is free. Free to live, to love, and free to break away.
嫁給托尼是我最想做的事情即便我會必須在切爾西婚姻登記處,由一個醉鬼見證。因為托尼讓我變得更完整,讓我變得有意義。終於,我知道自己是誰,自己代表什麼一個獨立的女人,一個當代的女人,而且,在那之上,一個自由的女人。自由的活著、相愛,以及自由的逃離。
瑪格麗特公主自豪的聲稱自己將與安東尼(Anthony Armstrong-Jones)結婚,以及自己結婚的理由。

在前一季的時候因為被國會反對,無法與湯森(Peter Townsend)結婚的瑪格麗特公主,在這一季的時候因為湯森已經另結新歡,結果反而陷入了紅血的狀態。

瑪格麗特在過了幾天消沉的生活之後,終於在自己行館女管家的介紹之下,出席了一場由民間文藝人士舉辦的派對。

雖然瑪格麗特對於民間氛圍十分的陌生,但是瑪格麗特孤單的一個人在餐桌邊發呆的時候,馬上就遇到了一個與她聊天的人─安東尼。

與安東尼相談甚歡的瑪格麗特,甚至還跟著安東尼一起跑去他老兄的工作室,結果拍下了一張當時舉世聞名的照片。

安東尼幫瑪格麗特攝影的時候,刻意請瑪格麗特將洋裝的肩帶放下來而露出了肩膀,然後又刻意只拍了肩膀以上,瑪格麗特本人對於照片非常滿意,所以就將該張照片寄出。

十分有趣的是,在該張照片中,瑪格麗特看起來就像是裸體被攝影,結果讓瑪格莉特本人幾乎轟動了整個英國。


後來瑪格麗特進一步與安東尼來往的時候,雖然兩人都成為了媒體焦點,但是安東尼本身卻有一個問題他雖然是小有名氣的攝影師,但是他也同時是個花花公子。

安東尼不僅與自己的幾個模特兒發生過關係,還經常性的與自己的一男一女兩位好友,上演所謂的我們現在都稱這為3P(別告訴我,有誰不知道這是什麼。

除此之外,伊莉莎白甚至還邀請安東尼與他的一票好友一起去白金漢宮,結果讓白金漢宮突然之間變得非常熱鬧。

而且其實安東尼一開始遇到瑪格麗特求婚的時候,還因為沒有回應而與瑪格麗特吵架,導致瑪格麗特直接缺席他的攝影展,他之後才答應與瑪格麗特結婚。

結果後來伊莉莎白請人調查安東尼的身家的時候,因為聽說了這些消息差點沒有昏倒,而瑪格麗特卻對此絲毫不知。

最後瑪格麗特表達堅決要與安東尼結婚的想法,伊莉莎白便決定將那些自己聽說的消息永遠塵封,而安東尼也在斷絕其他女人(沒錯,還包含那位已經懷孕了的炮友)的關係之後與瑪格麗特結婚。

或許對於瑪格麗特來說,以當時的潮流來看十分有個性的安東尼是個不錯的選擇,只是安東尼對她來說或許也十分神祕吧以觀眾視角來說的話。

[其他]

1.      首相不夠力,女王也無奈—1950年代的短命首相們

Do you know, I’ve been Queen barely ten years. And in that time I’ve had three Prime Ministers—all of them ambitious men, clever men, brilliant men… Not one has lasted the course. They’ve been either too old, too ill or too weak—a confederacy of elected quitters.
你知道嗎,自我嘉勉為女王,只有十年過去。而在這期間內,我已經換了三位首相他們都是有野心的男人、聰明的男人、傑出的男人但是沒有任何一個撐到任期的最後。他們不是年紀太大、病的太重,就是太過軟弱都是當選之後,就半途而廢的人。
當首相.麥克米蘭(Harold Macmillan)向伊莉莎白提出辭職的時候,伊莉莎白感嘆自己當女王十年來,只看到了三個因為各種問題辭職的首相。

英國的衰頹從某種程度來說,其實可以說是一個斷斷續續貫穿了整個影集的一個主題,而其中最明顯的是艾登(Anthony Eden)與麥克米蘭的短命政權。

首先,雖然不想要說難聽話,但是艾登的短命政權,完全是肇因於他自己腦殘在蘇伊士運河的事件上躁進出兵說穿了,其實就是咎由自取。

艾登在處理蘇伊士運河事件的時候,因為想要直接鎮壓埃及的反叛勢力而與法國聯手出兵,結果最後淪落到美國與聯合國不支持,還順便給美國修理的下場

在蘇伊士運河事件之後,艾登又因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去休養,結果在休養期間被自己黨內的人給賣了,因此最後只能狼狽宣告下台

其實艾登自己躁進攻擊埃及,雖然說是軍事上的勝利,但是他為了避免蘇聯染手埃及而這麼做,造成英國被美國狠狠修理(甚至連民眾也不支持),結果就造成自己最後下台

在艾登下台之後擔任首相的,就是帶著整個黨一起賣了艾登的麥克米蘭—但是從一些方面來看,他也沒有比較高端

自己的太太在自己知情的情況下頻繁外遇,而且又因為撞到普洛夫莫事件,還幫人家做保證,導致自己最後變成民間人士的笑柄麥克米蘭嚴格來說,就是在不對的時間,做了不對的事情

除此之外,真正妙的是當迦納因為被蘇聯拉攏而可能靠近蘇聯的時候,真正讓英國不至於丟臉而下功夫特地跑去迦納的人還是伊莉莎白,而非焦急的坐鎮在英國的麥克米蘭

<*附註2:所以其實看到這邊也能發現,英國會在WWII之後急遽衰敗,很有可能是因為以前的殖民地與保護國,要不就是公然反叛,要不就是根本都被蘇聯給挖角了>

雖然淪為英國民間人士的笑柄,是因為麥克米蘭的一些施政問題,但是真正造成了他下台的卻是普羅夫莫事件



麥克米蘭盲目地相信普羅夫莫自認無辜的說詞,結果還在公開記者會上的時候,告訴大家自己相信普羅夫莫是無辜的從這一點來看,他等於是被普羅夫莫給賣了

最後普羅夫莫出席沃德醫師的派對被證實,結果大家一面倒的譴責幫普羅夫莫做保證的麥克米蘭,結果麥克米蘭最後只好在自己生病的時候下台

不過伊莉莎白的抱怨,其實不無道理—短短十年之內,就先有已經因為太老而最後決定辭職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再來是亟欲在成就上超越邱吉爾卻因為躁進出兵而淪落到狼狽下台的艾登,最後則是在普羅夫莫事件中傻呼呼地給自己的手下賣了的麥克米蘭

或許當麥克米蘭被伊莉莎白抱怨的時候,他也覺得自己其實只是運氣比較差,而非太過軟弱雖然他最多也只能在宣告下台的時候,暗暗低語一句了不起,負責。」

2.      戈登斯頓(Gordonstoun)機車的父親兼學長+嚴酷的學院生活=查爾斯王子的心理陰影面積

By all accounts, Charles is wretched. He’s tormented from the moment that he wakes up to the moment that he goes to sleep. Do you know what he calls the place? “Hell on earth, Colditz with kilts.”
大家都說,查爾斯很苦惱。他從醒來的時候到睡覺之前,無時無刻都很痛苦。你知道他是怎麼稱呼那個地方(指戈登斯頓學院)的嗎「人間煉獄,滿是蘇格蘭短裙。」
伊莉莎白告訴菲力普,查爾斯覺得待在戈登斯頓學院非常痛苦。

根據影集中的描繪,當查爾斯終於要去就讀中學的時候,伊莉莎白原本安排要給查爾斯就讀伊頓學院(Eton College),但是查爾斯卻被菲力普硬生生丟包到遠在蘇格蘭的戈登斯頓

戈登斯頓是英國算是有一定名聲與名氣的六年制學院,菲力普在讀中學的時候,就是被丟包到戈登斯頓就讀

其實戈登斯頓以我們的角度來看,是個非常嚴苛的地方只要想像一堆中學生每天過著新訓(新兵訓練)的生活,就能知道那是什麼樣的地方了

每天早上天都還沒有亮就要去跑步,然後跑完步之後就是一大堆學院與體能的終極訓練,到了晚上的時候才必須用快要死掉的狀態入睡—還真是個要說有多嚴苛,就有多嚴苛的學院生活

就讀戈登斯頓的時候,菲力普過著每天都在體育與勞動中渡過時間的日子,卻也是因為這樣而克服了自己失去姊姊一家的悲痛

然而查爾斯的情況,卻與菲力普完全不同查爾斯不是在戰亂中長大,也沒有失去自己的任何親人,更別提查爾斯完全不需要克服任何悲痛

結果就是查爾斯每天在學院中,被學院嚴苛的體能訓練(揹著一個重背包在校園內跑來跑去,實在跟部隊行軍有87分像)給操的不要不要的,還因此連體能比賽的頒獎典禮(由校友.菲力普親王主持)都不敢出席

結果查爾斯雖然念完了六年,但是根據影集中的說法,他後來將之形容為入監服刑 (Prison sentence),然後在長大之後將小孩送到伊頓學院就讀


其實從這個地方來看,查爾斯在嚴苛的學院中過了六年,父親又是一個特機車的老學長(查爾斯被菲力普嫌棄是性格懦弱),我們就可以知道查爾斯的童年多麼沒有安全感了

想想看嘛,一個性格文靜的人在六年制學院每天過著勞動與體能訓練的生活,然後訴苦又沒有人聽我的天啊,我都不忍心求算查爾斯王子心理陰影的面積了

3.      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自己的原罪,終究必須自己承擔

We dismissed it as fabrications, as cruel chatter, in light of your decision to give up the throne. But when the truth finally came out… The truth! It makes a mockery of even the central tenets of Christianity. There is no possibility of my forgiving you. The question is: how on earth can you forgive yourself?
外面的人怎麼說你,我們都不去理會,鑒於你放棄了王位,我們都視那些流言為捏造。但是當真相浮出水面真相!那是對基督教核心準則的諷刺,我絕不可能原諒你。真正的問題是你是怎麼原諒你自己的?
當溫莎公爵回到英國討公職工作的時候,伊莉莎白因為知道溫莎公爵曾經企圖與納粹合謀遭到起底,而如此譴責了自己的伯父。

上一季的時候,我們的溫莎公爵(也就是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雖然表現得很有智慧,但是這一季他老兄變成了有點過街老鼠的人了

WWII結束之後,英國針對許多納粹的文件進行封鎖,但是美國的人卻因為偷偷拷貝了英國的文件,結果讓美國人意外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祕密

原來當溫莎公爵還在當國王的時候,他跟納粹黨通過許多書信,結果那些書信被一位小兵帶在身上想要當成逃避審判的工具,卻被聯軍的士兵抓住那個小兵帶在身上的書信,成為了溫莎公爵與納粹黨有聯絡的最初證據而這些英國手中的納粹文件,後來被稱為馬堡文件(The Marburg File)

那麼我們於是就將時間再來快轉來到1960年代初,此時的溫莎公爵還是與妻子居住在法國,但是他對於自己的生活十分不滿

溫莎公爵或許是因為當過國王,他老兄在性格上比較無法忍辱負重的當平民,因此他在終於無法忍受平凡的生活與毫無意義的打牌朋友們之後,決定回英國討工作來報效國家

結果誰曉得剛好美國與法國的歷史學家,剛好就挖到了溫莎公爵與納粹黨通書信的資料(不過被英國終止調查),想要將檔案公諸於世

就是這麼湊巧,溫莎公爵與政府中的朋友們打好關係,然後決定執行討工作的最後一步尋求伊莉莎白的同意


溫莎公爵透過政府中的朋友們,得到了三種職缺其中兩種是外交官,最後一個則是擔任國協中負責貿易業務的官員

伊莉莎白因為聽說溫莎公爵以前捅出了簍子,所以還在猶豫是否應該答應伯父積極討工作的請求的時候,菲力普建議伊莉莎白去找溫莎公爵的舊秘書

結果伊莉莎白沒有去找溫莎公爵的舊秘書還好,這樣一找溫莎公爵以前捅出的簍子,突然之間就變成了馬蜂窩

舊秘書馬上起底溫莎公爵,直接跟伊莉莎白告御狀—原來溫莎公爵不僅僅跟希特勒見過面,與希特勒一起參觀過納粹黨的黨軍軍校,甚至還將政府情報透過妻子外流給納粹黨。

除此之外,溫莎公爵甚至還對於納粹黨將英國攻下來,然後讓他復辟的想法十分心動,還鼓勵納粹黨對英國一天24小時頻繁的轟炸,以促英國早日投降來迎接他的概念中的和平

果不其然,伊莉莎白不僅拒絕了溫莎公爵討工作的請求,而且還在溫莎公爵辯解自己是為了和平而努力的時候,順便將溫莎公爵斥責了一頓,認為溫莎公爵不僅於法不能討工作(退位協議的時候,溫莎公爵答應了不能回英國服公職的條件),也沒有那個資格在英國討工作

最後溫莎公爵只能落寞地回到自己在法國的宅邸,又接著過那個每天毫無意義,只能與平凡朋友過的平凡生活

其實溫莎公爵的這個故事,只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自己的原罪,到頭來終究是必須由自己來承擔才行

溫莎公爵過去與納粹黨過於親密,其實很有可能是他退位的原因,但是伊莉莎白並沒有幫他拿遮羞布的絕對義務

當伊莉莎白在那期間接見一位美國的有名牧師.格拉漢(Billy Graham有趣的是,飾演該牧師的正是美國版紙牌屋中,飾演作家.耶慈[Tom Yates]的演員)的時候,那個牧師就告訴伊莉莎白,只有犯了錯的人才能原諒自己的錯誤


伊莉莎白或許可以基於家族的感情原諒溫莎公爵,但是溫莎公爵那幾乎可說是與納粹黨同流合汙的行徑讓她無法原諒溫莎公爵,尤其馬堡文件》的可信性更讓她不可能原諒與納粹黨勾結的伯父。

或許就像伊莉莎白所說的,伊莉莎白無法原諒溫莎公爵,因為真正能原諒溫莎公爵的只有他老兄自己—所以才會說,自己的罪過必須自己承擔

[結語]

This happy breed of men, this little world. This blessed plot, this earth, this realm, this England.
(這個幸福的人種,這個小世界。這個幸福的國土,這個英格蘭。)
攝影師為王室全家照相的時候,引用英國十六世紀的劇作家.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在歷史劇《理查二世》(Richard II)中的台詞。

其實《王冠.第二季》其實更深刻的描繪了王室中的人們的生活,而且也帶出了另外一個主題女王與我們一樣都是人

就算在英國在非洲的殖民地開始叛離,或是首相一個接一個換,還是必須要管著童心未泯的丈夫,甚至是家族中的紛擾,女王還是必須要以莊嚴的相貌應對的國家大小事(即便自己在一些情況下無力插手)

或許女王在一些地方的確是花瓶無誤,但是女王與我們一樣都是人女王沒有比較高端,她也會在一些地方十分脆弱,但是還是會想辦法克服困難


最後,作為這套影集的兩個主要角色,分別扮演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浦親王的克蕾兒.佛伊(Claire Foy)與馬特.史密斯(Matt Smith)已經陪伴了觀眾兩季,聽說之後就會換人飾演了。

那麼就來看看,《王冠.第三季》未來所會帶來的主題,以及究竟會是由誰來飾演女王與王夫吧。

那麼最後寫了這麼多,雖然沒能將大多數的主題寫出來,而是只寫了自己感興趣的主題,不過還是希望有路過看到這篇文章的大大可以留下或分享自己的想法。

幻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