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世界與當代文學02 1945以降的英國(Britain Since 1945)>
[I.1945-1970,大英帝國的崩毀]
在德國因為柏林被蘇聯與盟軍佔領而宣告投降,並且日本也在被美國賞了兩顆原子彈而宣告投降之後,WWII終於結束了。
但是作為WWII主要參與者之一的英國,卻是在WWII期間為了對抗納粹德國耗損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而且這也間接導致英國傳統社會階層逐漸崩塌。
早在WWI結束的時候,英國境內就已經有傳統貴族因為被號召而貢獻物力與財力,結果導致許多傳統貴族在WWI之後開始沒落。
但是到了WWII之後,英國境內沒落的傳統貴族已經變得更多,而且傳統貴族也早就已經不是英國社會的主宰者了。
因此也可以說,英國雖然很光榮的成為了WWII的戰勝者,但是英國卻因此輸掉了自己一手建立的超級殖民帝國。
早在WWI結束的時候就已經在展開的去殖民化浪潮,也在WWII之後,達到了前所未見的高峰。
在印度於1947年適用《蒙巴頓法案》獨立建國之後,英國在南亞與東南亞諸如孟加拉(Bangladesh)、斯里蘭卡(Sri Lanka)、緬甸(Burma)、馬來西亞(Malaysia)、以及新加坡(Singapore)之類的國家,也都會在接下來的十年間開始獨立。
而當埃及在1950年代推翻君主制政府之後,埃及也在政治權力上脫離了英國,並且宣告自己再也不是英國的從屬國。
甚至在1950年代到1960年代的期間,英國在非洲諸如奈及利亞(Nigeria)、獅子山(Sierra Leone)、辛巴威(Zimbabwe)、南非(South Africa)之類的殖民地,也都開始宣告獨立建國。
於是在幾乎不到兩個世代的時間內,英國殖民帝國徹底崩垮了—而在1997年香港回歸中國後,英國殖民帝國也徹底地被終結了。
也正是因為殖民帝國的崩垮(這個情形,在法國也很類似),英國被迫在冷戰的時候降格成為美國的附庸—因為國際政治權力頂峰的替換,英國陷入了名為後殖民焦慮(Postcolonial Anxiety)與戰後焦慮(Postwar Anxiety)的現象。
而正是因為後殖民焦慮與戰後焦慮的影響,英國本土的作家都陷入了無法被擺脫的陰影,並且也很難再次創造現代主義文學的光輝。
即便以戰後社會、市民階級、以及女性解放為主題的作家的確存在,但是所謂英國的文學的發達,卻已經逐漸的轉向英國過去的殖民地了。
[II.1970至今,當代英國社會]
隨著英國殖民帝國的崩潰,早在1930年代的時候就已經成立了的大英國協(British Commonwealth),逐漸變成了所謂的大英帝國的後繼組織。
但是英國在大英國協之中,已經變成了一個象徵性的頂點者,而且人們的活動也從英國人搬往原英屬殖民地變成原英屬殖民地人搬往英國。
許多來自諸如印度、牙買加、以及部分非洲地區國家等原英屬殖民地的人們,都從原本居住的國家搬遷到英國—在1960年代末以後變得明顯地這個現象,也被稱為逆向移民。
後來在1970年代的時候,英國也加入了如今蛻變為歐盟的歐洲共同市場,並且會一直到前一陣子退出歐盟之前成為歐盟的會員國。
在文化方面,英國在約略1960年代的時候,所形成的新型機構.文藝會議(Arts
Council),也倡導地區文化的誕生。
雖然象徵利物浦(Liverpool)地方文化的披頭四(Beatles),在1970年的時候解散,但是卻也在英國的文化史上留下一個啟示—作為英國首都的倫敦,將不再是英國文化的主宰者。
{*附註:不過英國後來在BBC開播後,卻因為BBC的新聞節目都是使用倫敦腔的英文,結果抹殺了英國內部許多的方言。)
不過早在WWII結束之後,由於英國的國力急遽衰退,因此英國當時的政府推出了許多社會福利,讓英國成為社會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之一。
英國的社會福利,不只是因為肇因於WWII之後多出了許多老兵與傷兵,也是因為當時英國國內的確有那個需要。
然而隨著時間過去,英國國內開始有反對這些社會福利的聲浪,並且認為不應該讓社會福利以慢性病的方式拖垮英國。
而在1979年,隨著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成為英國的第一位女性首相,柴契爾夫人也開始推動所謂的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
與美國當時的總統.雷根(Ronald Reagan)採用相同路線的柴契爾夫人,開始大手筆地砍掉英國的社會福利,並且也讓許多正在被拖垮的國營企業民營化。
除此之外,柴契爾夫人也與阿根廷展開戰爭,並且奪取了位於阿根廷外海的福克蘭群島(Falklands),讓福克蘭群島變成了英國的殖民地。
雖然柴契爾夫人強化英國的經濟體質,讓英國得以脫離近三十年的後殖民焦慮與戰後焦慮,但是她卻也蒙受批評。
一些英國人認為柴契爾夫人的政策,無異於加強英國的南北差異,甚至也造成了貧富差距的擴大—所以柴契爾夫人雖然強化英國的政經體質,但是顯然是有付出一定程度的代價的。
在柴契爾夫人於1990年下台之後,英國又接連經過梅傑(John Major)、布萊爾(Tony Blair)、與布朗(Gordon Brown)的執政。
繼保守黨的柴契爾與梅傑之後,接著上台的布萊爾與布朗都是工黨,他們都致力於恢復社會福利系統也會,並且英國也會在2003年的時候接著參與美國所主導的波斯灣戰爭(Gulf War)。
而當後來到了2011年的時候,上台的卡麥隆(David Cameron)才終於帶著保守黨回到英國的政壇上。
如今的英國已經退出了歐盟,不過未來英國將會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中繼續前進,就不是我的工作了。
[III.文化與文學的發展]
1.
詩詞(Poetry)
其實英國的詩詞在WWII之後,可以說是因為受到後殖民焦慮與戰後焦慮的影響,而陷入了傾頹的狀態。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英國的詩詞在WWII結束的50年代與60年代的時候,曾經出現過一個詩詞學派—詩詞運動(The
Movement)。
基本上,詩詞運動其實是一種很特殊的文學學派—因為詩詞運動這個學派的產生,是源自於對二十世紀初詩詞/現代詩詞的文學反叛(Literary Reaction)。
由於現代詩詞在傾向上,會喜歡使用晦澀的句法與典故,有些則是使用較深刻的內容,因此大部現代詩詞作家在WWII之後都遭遇到了反叛—其中首當其衝蒙受批判的,就是特瑪斯(Dylan Thomas)與葉慈(W. B. Yeats)。
以拉爾金(Philip
Larkin)、亞迷斯(Kingsley
Amis)、戴維(Donald
Davie)等人為首的詩詞運動,主張要使用較為平易近人的語法與大眾所熟知的題材。
而拉爾金本人在詩詞的文風方面來說,是主張要使用平易近人的語法與合乎文法的詞句,並且也主張要以現實生活的描寫取代神話題材的使用。
除此之外,他老兄本人也是常常以表現社會情況為主,而且也認為應該要致力於描寫社會的變遷(尤其是英國在戰後社會上,對於國家政策的質疑與嘲弄)。
隨著詩詞運動學派在1970年代沒落之後,接下來到了1980年之後,英國也開始出現了題材上較為多元的詩人。
出身英國北部城市.里茲(Leeds)的哈里森(Harrison),是屬於將英國的北方方言用於自己的詩詞之中,也是屬於將社會文化與政治融入自己作品中的詩詞作家。
而出身蘇格蘭的杜菲(Carol Ann
Duffy),其在詩詞作品上則是屬於比較有女性主義色彩,並且也長於在自己的獨白(Monologue)詩詞中使用不同角色的聲音。
隨著詩詞運動學派的沒落,以及後來諸如哈里森與杜菲這類詩詞作家的誕生,英國其實仍具備自身在文化與文學上的底蘊。
不過由於英國的社會長期以來,因為受到後殖民焦慮與戰後焦慮的影響,因此文化與文學上的發達,其實是不如二十世紀初期的。
而接下來在英語文學中會嶄露頭角的,也將不再只是傳統的英語國家(諸如英國與美國),而將會拓展到英國的前殖民地。
2.
小說(Fiction)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英國在文化上因為受到後殖民焦慮與戰後焦慮的影響,而陷入了傾頹的狀態—這樣的情況不只出現在詩詞,也出現在小說上。
不過值得注意的地方,卻是在於兩個我們都聽說過,並且是在1940年代末期與1950年代出版的有名作品—歐威爾(George
Orwell)的《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與戈爾丁(William Golding)的《蒼蠅王》(Lord
of the Flies)。
歐威爾的《一九八四》從性質來說,是以對於極權主義的批判作為主題,至今也還可以算是一個非常經典的作品。
除此之外,歐威爾也同樣寫過諸如《動物農莊》(Animal
Farm)之類的小說,以及像是《政治與英語語言》(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這類的論述文章。
尤其在《政治與英語語言》一文中,歐威爾也指出許多語言濫用的情形,甚至還指出特定的敘述方式很容易就會扭曲事實。(從這樣的層面來說,還真是先知呢)
從其作品與性質來看,歐威爾不只可說是個成功的小說家,他老兄其實也算是個成功的論述文者。
而戈爾丁的《蒼蠅王》在主題上,則是以人類在最為險惡的狀況下,凸顯出人性自私自利與黑暗的一面。
除此之外,戈爾丁所著作的另外一系列作品《直至世界的盡頭》三部曲(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Trilogy),則是以人性的黑暗面與階級作為主題。
而在到了1950年代與1960年代之後,英國其他的作家也開始將對於英國社會的寫實主義描寫與批判作為主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英國轉變為社會福利國家之後,被用於小說題材的情況。
以這樣的現象來說,其實我們可以將英國戰後年代作品出現寫實主義(Realism)色彩傾向的原因,歸類於WWII之後的文風潮流。
不過對於當時的作家來說,他們不只開始將英國的社會福利國家現況用於作品中的探討與批判,也有開始出現對於英國在政治實力上的衰落以及對於女性為主題的類型的作品。
而在後來到了1980年代與1990年代之後,英國的文壇不只已經開始有更多有力或是知名的女性作家崛起,也開始有同性戀作家的出現,而且也在主題上變得更為多元。
在1990年代之後,偵探故事、童書、歷史題材作品、大型奇幻題材作品也已經變成了小說中不可或缺的題材,並且題材上的衍生與演變也會接著繼續下去。
英國的作家雖然也還是有著各自的底蘊,而英國在文化上雖然也已經變得比過去還要更加多元,不過前英國殖民地組成的英語世界卻也已經開始嶄露頭角。
3.
戲劇(Drama)
那麼在詩詞與小說之後,最後的一個部分自然就是戲劇的部分了—雖然說英國其實在1945以降,其實也產生了傾頹的狀態。
但是非常有趣的是,正如詩詞與小說最後的文學性高度發達是在WWII結束後的二、三十年後的時間裡,戲劇也是這樣的情況。
英國的戲劇在1950年代與1960年代的時候,出現了兩個大型派別—憤怒的青年(Angry Young Men)與水槽現實主義學派(Kitchen Sink Realism)。
憤怒的青年與水槽現實主義學派在性質上,互相有共通之處—因為水槽現實主義學派在作品上,是以不滿於社會的年輕工作階級人士做為題材的。
而憤怒的青年這個派別,雖然是以英國社會中下層作家所組成的,但是他們在作品的文風上也是以針對社會的不滿做為題材的。
因此可以說憤怒的青年這一個派別,其實在文風的表現上,與水槽現實主義學派是有著一定程度上的共通點的。
不過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憤怒的青年在文風方面其實涵蓋了小說與戲劇,然而水槽現實主義學派在文風方面卻是以戲劇為主。
只是因為憤怒的青年這一個派別的作品,可以說是催生了水槽現實主義學派的文風,因此也可說是先有憤怒的青年才有水槽現實主義學派。
正如同每個時代的人,都會或多或少針對上一個時代的文風作出反叛,憤怒的青年這個派別其實也是針對早期二十世紀的文風作出反叛。
而由憤怒的青年這個派別衍生出的水槽現實主義學派,自然也反對二十世紀的現代主義文風,認為不應該照著現代主義文風走。
由於主張現代主義文風方面,跳不完整而渾沌的敘述方式、以神話為題材自行開創神話、乃至高難度的晦澀句法與典故只是賣弄文風而毫無效益可言,因此水槽現實主義學派乃是以社會寫實主義作為最主要的基準。
源於蘇聯的社會寫實主義(Social
Realism),最初在文風的使用上,純粹就只是想要歌頌勞動者與勞動的行為,甚至也就只是歡唱共產黨的偉大。
不過到了水槽現實主義學派使用的時候,該學派的社會寫實主義已經轉變為以針對中下層社會階層人物為主進行描繪,並且也主張要寫實的針對這些角色與他們所生活的環境進行寫實呈現。
接下來到了1970年代之後,隨著憤怒的青年與水槽現實主義學派無可避免地被文學史的波浪所埋沒,女性的戲劇作家也開始在主流戲劇崛起,並且她們也都帶著各自的作品進入戲劇的領域。
而在這些眾多女性戲劇作家之中,最有名的一個就是卡羅爾(Caryl Churchill)以及她的作品《頂尖女子》(Top Girls)。
在作品的呈現上承襲了社會寫實主義的《頂尖女子》,可以說是一個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與傳統價值,並且也帶有強烈女性主義色彩的作品。
卡羅爾利用歷史上與虛構作品中的女性,乃至劇本中各式各樣職場上的女性,來表現出階級差異與性別衝突,乃至探討這些主題。
而《頂尖女子》這個作品在意義上,其實也就是想要提出質問—當歷史向前演變的時候,女性是否有受到更好的待遇。
而在戲劇文本的發表上,英國在1960年代末期廢除了19世紀中葉以來的一些審查與管制,並且因此讓以暴力、社會不公為題材的戲劇,乃至政治色彩與神話故事色彩強烈的戲劇不用被找麻煩。
由於1968年的戲劇法案(Theatres Act of 1968)在廢除了審查與管制後,也讓許多的戲劇作家得以自由的發表作品,並且也因此一路延續到現在。
除此之外,後來有許多的戲劇作家的作品也都有被BBC改編為影音劇,並且被用於廣播的播放。
這些BBC發行的影音劇,由於BBC的聽眾與市場的緣故,也逐漸成為了英國戲劇的另外一個支派。
雖然BBC發行的影音劇改為以廣播呈現,並且利用聽覺效果取代視覺效果,但是卻也是戲劇在科技演變下的另外一種呈現方式。
那麼這系列關於英國的文章就先到這邊,下一篇雖然打算寫美國把英語世界的部分先完成,不過如果我沒有FEEL的話,或許我就會跳後殖民主義與後殖民主義文學的部分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