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的《該隱與亞伯》的第一部分的探討與分析,主要是著重於兩個主角年輕的時候,在各自的領域發跡與崛起的過程。
上一篇的文章結束的地方,是在經濟大蕭條到WWII爆發之間的時間點,這一部分的文章就從WWII的時間點繼續下去。
<《該隱與亞伯》(二):從橫跨大半人生的爭鬥走向最後的和解>
上一篇文章的時候,是採取兩個主角交叉探討的模式,這次的部分也會盡量採用這樣子的模式。
同樣的,由於這套作品內容非常的多,所以我盡可能地在不省略重要細節的情況下,只探討這個作品之中重要的劇情。
但是一些地方因為篇幅的緣故,就不會特地將兩個主角給另外成立為條目,而是整合為一個條目。
[I.第二次世界大戰:命運的交會]
隨著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上台推行新政之後,亞伯與凱因各自的事業也逐漸回到軌道上,並且也因而開始高速擴張。
凱因的銀行與雷斯特銀行合併之後,從中誕生的雷凱銀變成了美國大型商業銀行之一,並且分店不僅橫跨美國,也同樣開到歐洲去了。
亞伯靠著將廣場飯店轉型為男爵飯店之後,自己成立了一個男爵集團,並且也將男爵集團旗下的飯店擴張回到歐洲去。
然而日本因為轟炸珍珠港(Pearl
Harbor),導致美國也決定加入WWII,美國因而同時左右開弓,往太平洋的方向對付日本的時候,也往大西洋的方向對付希特勒與墨索里尼。
面對美國進入全面開戰的緊張局勢,亞伯與凱因卻各自都決定要從軍─亞伯想要協助美國收復波蘭,而凱因則是純粹出於愛國心。
雖然亞伯一度因為變得太胖而無法從軍,不過最後還是搞了一個軍官的頭銜跑去歐洲參戰,凱因雖然家人一度反對,不過凱因還是拿著軍服與步槍跑去歐洲當步槍兵了。
凱因到了戰場上之後,因為幾度與死亡擦身而過,結果反而見識到了戰場上殘酷的真實面貌,因而變得十分怕死。
亞伯到了戰場上之後,趁著一次補給的時候偷偷與步兵團溜去救助傷兵,結果看到了傷兵們悽慘的樣子(甚至還有死無全屍的士兵)之後,也變得十分怕死。
但是很有趣的情況,卻在這個時候發生了─亞伯當時混入的步兵團所救助的傷兵之中,其實包含了被打成重傷的凱因。
然而命運在這個時候,卻也留下了一個巧合─兩個人在戰場上擦身而過,不過很快就在戰爭結束之後,在各自並不小對方也有參戰的情況下,回到了美國。
[II.從1940年代到1960年代:刀刀見骨的爭鬥]
1.
亞伯:為了報復當年的仇恨,不惜一切想要毀滅自己的宿敵
功成名就的亞伯雖然當年追求李瑞家的千金不成,但是最後卻在其他的飯店遇到了查菲亞,因而與查菲亞結婚,而生下了女兒芙倫婷娜。
一開始的時候,亞伯雖然與查菲亞感情還過得去,但是當亞伯大老遠跑過去歐洲打WWII 戰地風雲,回國之後,才發現自己與查菲亞的感情淡化了。
查菲亞因為生活壓力的緣故而變胖,亞伯甚至在一次機緣中遇到了雖然結婚但是卻又離婚的李瑞千金,並且與對方發生關係。
亞伯搞一次婚外情也就算了,但是亞伯卻開始頻繁的跟女服務生開房間,結果鬧到最後自己與妻子離婚,而拿到女兒的扶養權。
然而在這個時候,亞伯的事業已經開始走向巔峰─男爵集團跑到歐洲開飯店之後,已經接著擴張出好幾間分店,甚至還變成飯店業的大頭之一。
此時的亞伯已經與成為政治人物的奧斯本聯合起來,想要結合奧斯本對於凱因的仇(年輕的時候被凱因給掃出家門)與自己對凱因的仇(認為凱因當年害死李瑞),來狠狠的搞凱因一頓。
亞伯靠著奧斯本在美國政治界拓展人脈的同時,也開始在奧斯本的協助之下,在股市裡面針對雷凱銀的股票進出。
結果就是亞伯利用這樣子的手段,讓雷凱銀的股票在幾天內大跌,甚至還導致凱因為了這樣的情況引咎辭掉非常務董事職。
不過對於亞伯來說,靠著禿鷹模式搞雷凱銀的成果,已經出現了─亞伯靠著自己進出股市掌握雷凱銀的股份,甚至成為了雷凱銀的大股東之一。
亞伯達成了自己的第一階段目標,但是此時被亞伯給狠狠搞了一頓的凱因,也決定要用自己的方式反擊。
2.
凱因:為了報復自己蒙受的損害,決定向宿敵全面開戰
早在WWII爆發之前,凱因便與女友凱瑟琳在英國結婚,而且還是靠著強迫推銷自己的善款給一間破教會,讓那間英國的當地教會承認自己的婚姻。
凱因回到了美國之後,凱因自己在WWII發生前後總共生了三個兒女,其中凱因自己有意培養為繼承者的就是大兒子李察了。
隨著雷凱銀開始在美國與歐洲進行業績擴張,凱因也開始在美國政治界拓展自己的人脈,而雷凱銀也在這個時候達到了業績的巔峰。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亞伯靠著進出股市隔空給了凱因一槍─就像上面提到了,亞伯使用禿鷹模式搞雷凱銀,結果導致雷凱銀股市大跌,甚至還讓握有雷凱銀股份的亞伯入主雷凱銀的大股東。
亞伯此次以禿鷹模式,進出股市搞了雷凱銀與凱因一頓,雖然很幸運沒有吃上證交方面的官司,但是凱因也因此察覺到自己以前的敵手.奧斯本摻了一腳。
凱因在收集資料,得知奧斯本的確在其中也摻了一腳之後,於是開始挖掘現有的資訊,結果發現了一個大爆點─奧斯本在政治界,曾經以亞伯的名義行賄。
發現了這件事情之後,凱因決定用自己挖掘到的這個資訊,換他自己隔空給亞伯開一槍─以奧斯本的行為作為基礎,凱因控告亞伯行賄。
完全沒有想到自己會因而遭到指控的亞伯,莫名其妙就被抓入監獄之中,而奧斯本也因為被凱因堵到,結果成為了用來指控亞伯的證人。
然而隨著奧斯本承認自己冒用亞伯的名義行賄,並且在聽證會途中於監獄上吊自殺之後,亞伯最後當然就是只有被指控為以商業影響力干擾政府運作,然後在繳交罰款之後被釋放。
自己搞的這一招行不通,凱因於是只能盤算該怎麼繼續對付亞伯,但是此時已經年長的凱因卻遇上了心臟病的問題。
而更加危險的是,此時在雷凱銀之中,亞伯與凱因的持股相當,結果雷凱銀的董事竟然對凱因行使不信任投票,結果換成亞伯當雷凱銀的行長。
<*附註1:其實亞伯的這個情況,與TOB(Take Over Bid,要約收購)非常相似─某人可以透過自己的持股,從而使某人入主某公司的經營層(不過亞伯會入主雷凱銀,顯然幾乎是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雖然亞伯可能也沒有料到會這樣,但是在雷凱銀的董事會認定凱因拿雷凱銀的資產跟亞伯進行搏命戰鬥之後,這樣的不信任投票等於是將凱因掃地出門─在這樣的情況下,凱因可說是被亞伯徹底擊敗了。
3.
相似處與相異處:兩者的比較
其實凱因與亞伯在各自擴張事業的過程之中,都有出現過工作狂的情況─為了要積極擴張事業版圖,結果將家庭給完全放在一旁。
但是很不同的是,亞伯對妻子查菲亞沒有FEEL了,所以他在轉變為工作狂的同時,也開始變得喜歡拈花惹草,找女服務生開房間。
然而凱因雖然後來與妻子的情感漸漸趨於淡化,不過至少當他轉變為工作狂的時候,並沒有像亞伯發生那樣子非常誇張的出軌。
不過在一些其他的方面,亞伯與凱因兩個人卻又多少有些相似─他們對於WWII的參戰都有強烈的意願,也十分寵愛自己的繼承者。
當WWII爆發的時候,兩個人基於愛國心(凱因是對於美國,亞伯是對於波蘭),都跑去想要當步槍兵,但是最後都在見識到戰場殘酷的一面之後,開始害怕參與戰爭。
而兩個人對於各自認定為繼承者的兒女(亞伯→芙倫婷娜;凱因→李察),卻也十分的寵愛─亞伯是因為芙倫提娜是獨生女,凱因則是典型那種父親的事業由長子傳承的觀念。
[III.1960年代末期:放下仇恨,走向最後的和解]
1.
和解的契機:通過下一代的兒女,搭建而成的橋樑
亞伯的獨生女.芙倫提娜在年紀還不大的時候,就常常跟著父親到處參與男爵集團開張的活動,長大之後為了要避人耳目,特地改名為潔西跑去男爵集團下的百貨公司化妝店當專櫃小姐。
芙倫婷娜靠著自己擅長銷售的技巧,輔以搭檔專櫃拉客人的技巧,馬上就幫化粧店提升了業績,而這一切都還是發生在芙倫婷娜就業一年半以後。
李察在長大之後先是去哈佛讀大學,還在讀大學的期間成為了一個多才多藝的優等生(數學系學士學位+善於小提琴演奏+擔任棒球隊的投手),然後又接著跑去繼續讀研究所深造。
不過說來有趣,亞伯與凱因大半輩子在商場上互相想方設法的弄對方,但是各自的兒女卻偏偏剛好在百貨公司之中邂逅了。
李察因為與芙倫婷娜相互看對眼,所以就在第一次約會之後,開始頻繁的互相見面,甚至還逐漸開始交往變成男女朋友。
起初芙倫婷娜知道李察的身分之後,並不敢告訴李察自己的真實身分,不過當芙倫婷娜後來坦白之後,李察卻反而認為上一代的恩怨與他倆無關。
而且最勁爆的是,當李察因為與芙倫婷娜交往被凱因狠狠訓了一頓,而芙倫婷娜因為與李察交往被亞伯修理之後,兩人居然就一起私奔跑去加州了XDD
一開始的時候,新婚的李察與芙倫婷娜分別在銀行與時裝店工作,但是芙倫婷娜最後撇下助理經理的工作,一起與李察開張了芙倫婷娜服飾。
沒有想到兩個人的企業做得有聲有色,沒有多久的時間,芙倫婷娜自己的服飾店事業竟然已經能夠角逐加州頂尖服飾店的地位。
不過雖然是這樣,但是亞伯與凱因還是互相的繼續仇視著對方,而且當亞伯想要請求凱因幫自己拆散李察與芙倫婷娜的時候,凱因還直接掛亞伯電話。
但是亞伯居然還是雇用調查者去偷偷觀察芙倫婷娜,知道芙倫婷娜非常有才氣而成為功成名就的企業婦女的時候,還暗暗表現出開心之情…根本傲嬌。
即便如此,芙倫婷娜成為了加州有名的服飾店企業家,李察則是成為了芙倫婷娜服飾底下的部長─但是距離兩人的父親的和解,似乎還有一大段路要走。
2.
命運的交會:紐約市的大道上,最後一次的邂逅
兩人的兒女已經透過婚姻搭建出橋梁了,但是凱因卻被自家的銀行給掃地出門,亞伯則是莫名其妙的成為了雷凱銀的名義行長。
此時的凱因因為已經年長,而且對於自己被雷凱銀掃出去感到難過,結果竟然有好幾年的時間都不願意出門。
而此時的亞伯同樣已經年長,他雖然在最後一步的時候擊潰了凱因,但是他卻反而開心不起來,也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出門。
不過就在這個時候,芙倫婷娜與李察已經將服飾店擴展成連鎖企業,甚至還在紐約市第五大道(5th Avenue)上開了分店。
認為自己應該放下對於亞伯的仇恨的凱因,於是請自己家裡的人準備了宴席招待兒子與媳婦,然後偷偷跑去看芙倫婷娜服飾店的新分店。
亞伯也因為許久沒有見到女兒,想要看看功成名就的女兒的企業,於是也偷偷的跑去看芙倫婷娜服飾店的新分店…等等,你們這兩個當爸爸的,怎麼都這樣子傲嬌呀?
不過兩人在先後跑去看了服飾店新開的分店之後,卻在紐約市的大道上,互相的遇見了對方。
年長的凱因在這個時候,遇見了同樣年長的亞伯,而他在看到了亞伯戴著的手鐲之後,才發現自己正親眼看著多年來商場上的對手,以及那個曾在德國的戰場上救了自己的人。
亞伯在遇到了凱因的時候,也才真的親眼看到了自己多年來為了當年經濟大蕭條的仇,想要在商場上搞垮的對手(不過兩人此處的邂逅,其實主要是以凱因的視角寫出來的)。
這兩個人首先是在廣場飯店遇到對方(當時亞伯是服務生,凱因是企業剛剛起家的少爺),接著又在凱銀的辦公室再次交會(當時亞伯是經理,凱因是部長),甚至還在德國的戰場上擦身而過(兩人都在WWII參戰)。
兩個人各自向對方用手勢打了個招呼,並且各自又離開了─這是兩人在各自的生命之中,第四次的交會,也同時是各自最後一次的邂逅。
3.
最後的和解:只有放下對於仇恨的執著,才能繼續向前走
最後當凱因想要在自己家舉辦宴會款待兒子與媳婦的時候,凱因卻嚥下了自己的最後一口氣,早亞伯一步離開了人世。
而也是在幾乎相當的時間點,亞伯才從以前在美國陸信銀投顧的部長那邊,得知其實當亞伯剛開始將廣場飯店轉型的時候,凱因透過投顧部長金援亞伯。
這件事情,其實非常的諷刺─亞伯積極的想要搞垮的對手,竟是當年自己在重振並且轉型飯店的時候,對自己有信心的人。
而李察與芙倫婷娜在參加了凱因的喪禮,從而前去探望亞伯的時候,也已經生下了一個兒子與一個女兒,女兒的名字還叫做安娜貝兒。
<*附註2:安娜貝兒的英文是 Annabel ,請注意這個名字雖然體裁上是 Anna + Belle,但是也同時可以拆解為 Ann + Abel (沒錯,就是亞伯的名字)。>
亞伯得知了這個人生中最大的諷刺之後,才終於決定要放下對於凱因的仇,並且與自己的女兒以及女婿見面。
到了最後,亞伯終於在華沙開張了男爵飯店,並且也讓芙倫婷娜成為男爵飯店的總裁之後,立遺囑將遺產贈與芙倫婷娜。
然而更大的爆點,以及將整個作品完結的爆點是,亞伯決定要將自己的手鐲送給自己的孫子─威廉.亞伯.凱因。
<*附註3:別忘了,芙倫婷娜是嫁給了李察,所以小孩當然是冠凱因姓氏,但是這個孫子的名字,卻是結合了凱因與亞伯的名字。>
凱因在決定和解的時候早一步離開人世,亞伯也是快要到了非常年老的時候才終於決定要和解,但是兩人的孫子卻代表著早就應該要和解的隱喻。
[IV.其他探討與分析]
1.
WWII、愛國心、志願士兵:美國人的愛國精神
在WWII爆發的時候,許許多多的美國人為了捍衛同盟軍的主張(自由、民主、平等),而起身對抗邪惡的軸心國(至少他們如此認為)。
那個年代,美國人為了表達自己對抗惡勢力的決心,紛紛提起兵器前去歐洲與太平洋參戰─在這個大時代中,亞伯與凱因參戰的決定,是很常見的。
事實上,據說當時只要自認是美國人的人(不管是哪一種族裔),基本上都有跑去打WWII,甚至死傷士兵中還有大量的士兵是來自外國族裔的美國人。
亞伯當時決定從軍的時候,就有一位軍官告訴亞伯,亞伯不一定要參戰─因為波蘭移民的亞伯決定金援軍方,其實就已經足以鼓舞波蘭與東歐移民參戰了。
所以從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看的出來,其實亞伯從軍這件事情,雖然是出於想要協助美國收復波蘭,但是對美國軍方來說卻是絕佳的文宣。
因此在那個年代的美國,我們可以說是美國人的愛國心很強烈,也或者可以說是美國人很善於宣傳對於同盟軍的主張,鼓勵大家提起步槍參戰。
2.
遊說、行賄、拓展人脈:美國政商界的隱藏面
事實上,不管是在哪個國家,拓展人脈基本上都與贈送好東西脫離不了關係─只有贈送一點點禮物叫做遊說,一次送一堆鈔票則是叫做行賄。
美國打從WWI發生之前,政商界就已經出現或多或少的遊說的行為,不過大多數並沒有非常的明顯。
但是以WWII為分水嶺,其實美國政治界出現了非常多各式各樣的遊說團體或是遊說者(Lobbyist),這些遊說者無非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要打通與政治人物之間的關係。
然而有的時候,也會有那種太過誇張的遊說,結果就因而導向行賄─就像奧斯本那樣子,金援的程度足以影響政府運作。
美國政府對於行賄這種行為,處理起來通常都不手軟─最嚴重者,甚至可以讓一個行賄者接下來大半的人生,都在牢房裡面度過。
亞伯因為被奧斯本冒用名義行賄(雖然他自己也有靠著遊說,想要打通政府裡面的人脈,也是事實,而凱因也有做過類似的事情),結果在調查之後只是被以「影響政府決策」的罪名罰鍰,其實已經很幸運了。
不過這也是告訴我們,所謂的遊說與政商人脈這種東西,其實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就算是美國,都是檯面下的行為─雖然是否會演變為行賄,基本上就只能看個人的良心了。
3.
雖然自傲,卻保守而老舊的群體:美國南方的貴族
在這個作品中,亞伯雖然曾經想要向李瑞的女兒求婚,但是李瑞的女兒卻婉拒了亞伯,而告訴亞伯他應該找一個波蘭女孩,而非南方千金。
後來當兩人時隔多年再次見面的時候,李瑞的女兒雖然已經結婚又離婚,但是仍然沒有接受亞伯的情感,而只是搞了個一夜情之後就劃清界線。
美國南方的名族,常常都會被以南方貴族(Southern
Aristocracy)稱之─他們大多都是靠著農業起家,或是本身就是大地主來著的有錢人。
在文化上,美國南方其實繼承了不少英國在文化上的保守性,但是卻又多少有些不同之處─英國的保守性是建立在財富與階級之上,美國南方的保守性則是建立在種族、性別與階級之上。
對於美國南方人士來說,外國人、黑人以及階級不高的農民或工人,基本上都是血統不夠純正,應該嚴加隔絕的人。
因此很多來自外國的窮移民在美國南方人士看來其實都是垃圾,而即便像是亞伯這樣子的外國移民,真的白手起家靠著自己打拼成為上流人士,也終究會被看不起─因為對這些南方人士來說,坐擁龐大飯店產業鏈的垃圾,終究還是垃圾。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李瑞雖然是來自美國南方,但是他並沒有因為亞伯是外國移民或是白手起家而去歧視亞伯,甚至還覺得可以讓亞伯與自己家的女兒結婚。
相較之下,李瑞的女兒在骨子裡,卻是個美國南方人士─跟亞伯搞了一夜情之後,就直接切割了(因為亞伯對她來說,終究是個父親身邊的經理,而且還是個來自外國,血統不純的外國人)。
[結語:隨著傷痕累累的兩人最後和解,簾幕也終於降下了]
就這樣子,兩個同樣在1906年4月18日出生的人,一個在死前才決定和解,另外一個終於放下執著,他們兩個相互爭鬥的故事也終於結束了。
從WWI寫到經濟大蕭條,再接著從WWII寫到甘迺迪遇刺與越戰終結,這個作品可以說是寫了二十世紀這個大時代中,發生在美國的兩個人的故事。
而這個作品中的亞伯與凱因,最後的和解稱不上是善終,是因為他們兩個老人家一直到最後才終於要泯恩仇,所以某種程度上和解是有下一代幫忙才發生的。
寫到了最後,才意外發現最後的結局很難評價,畢竟就像上面說的,這個作品的結局稱不上善終─但是轉念一想,人生或許也是如此。
不過像這種兩個人死命掐著對方互相爭鬥,但是在一生之中並沒有親自與對方見過幾次面的故事,說起來也是非常諷刺的─尤其兩人卻也在對方不知道的情況之下,曾經幫助過對方。
恐怕當兩個已經蒼老的企業家最後在紐約的道路上,互相遇到了對方的時候,那個脫帽致意與輕輕點頭,已經是兩人之間最大限度的和解了。
說真的,這個作品的長度實在是有些恐怖,甚至還比我以前所看過的《白玫瑰公主》(The White Princess)與《李維斯夫人》(The Lady of the Rivers)都還要具備篇幅。
結果就是有些地方看了後面就忘記前面,我甚至都只記得凱因說過對亞伯有信心,卻不太記得凱因透過銀行金援亞伯的部分…(掩面
總之這次關於《該隱與亞伯》的文章就寫到這邊,希望有路過的大大能夠提出或是分享自己的看法…當然了,或是指正我寫錯的地方。
至於下次探討與分析方面的文章,要寫哪一個小說或是影集,就隨緣吧~
幻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