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3日 星期三

《CODE GEASS:反逆的魯路修》綜合雜談

 

其實我最近回頭檢視自己寫的部落格文章,有些意外的發現自己似乎從特定的時期(大約是大學畢業那一年吧?)開始,就很少寫過ACG相關的文章。

 

當然我並不是因為要寫一系列ACG相關的文章,才會這麼說的,雖然我也覺得自己應該這樣做不好意思,一不小心就扯遠了,我還是想辦法切入正題,不要離題好了。

 

基本上是這樣子的,距離我第一次寫小說開始,距今已經過了至少十年(我知道這很難讓人相信,你實在很難看過哪個人小說寫了十年,還跟我一樣是在搞慘澹經營的)

 

十年前的現在,我是個還在讀高中的小屁孩,而且才剛寫完自己的第一個作品─也就是第一代的《聖獸之歌》─而如今我已經是個研究所畢業、正在四處求職的無業遊民,還在十年之間寫過了好幾個作品,十年前的我,當然無法想像自己如今的樣子。

 

不過在這至少十年的時間裡,我其實數度調整過自己寫小說的路線,所以我其實也有想過,要來寫一篇統合性的文章,談論一下自己寫小說的歷程(畢竟一個人在讀高中與讀大學的時候,寫的東西是不一樣的)

 

但是那樣想想太沒有說服力了(畢竟就像我在上面說的,一個慘澹經營的人寫的寫作歷程自我介紹,看起來真的很沒有說服力),所以我才決定換個方式,因而帶來了這次(以及之後幾次)的文章。

 

主要的目標,就談論一下我寫小說的時候,自己有參考的作品或是作者吧。


 

<CODE GEASS:反逆的魯路修》綜合雜談>




*本文假設讀者有看過《CODE GEASS 反逆的魯路修》與《CODE GEASS 亡國的阿基德》,至於《雙貌的奧茲》是沒有看過也沒差,但是建議可以看一看。

 

可能會有人覺得奇怪,為什麼這種文章會變成帶到《CODE GEASS:反逆的魯路修》(コードギアス 反逆のルルーシュ)這個作品,所以我來說明一下。

 

我當初是在升上高中的前夕,第一次看了《CODE GEASS:反逆的魯路修》共兩季共50集的動畫版。

 

後來很長一段時間,《魯路修》成為了影響我甚深的一個動畫作品─以前第一代的《聖獸之歌》(我不建議去網路上翻出來,因為當時我連標點符號都不會用)就有配角是仿照《魯路修》裡面的圓桌騎士設計的,甚至還是以前模仿的對象。

 

以前我還是小屁孩的時候,如果想要跟同學一起耍中二的話,最直接聯想到可以模仿的對象,往往就是《魯路修》─直到我上大學的時候,偶爾都還是會模仿魯路修的台詞耍中二(尤其是那句「錯的不是我,錯的是這個世界」的台詞,實在可說是中二到極點)

 

後來開始寫比較嚴肅的小說以後,我就不得不說,假如當年我完全沒有看過《魯路修》的話,姑且不論《霸雄輪舞》這個作品連概念都不可能會誕生,基本上就連《奧茲曼迪亞斯》也不可能誕生。

 

看過這兩個作品的人(即使人數恐怕少之又少)可能覺得很奇怪,畢竟在閱讀這兩個作品的時候,實在是很難感覺到我寫這兩個作品居然會是因為看過《魯路修》,不過真要我說的話,這兩個作品是長期醞釀而成的─畢從高中至今,我就已經看了至少四次《魯路修》了,就算不記得細節,也已經能夠背出概略的劇情走向了。

 

廢話一不小心說太多了,總之這次的文章不涉及學術性探討,純粹就只是給自己一個交代,並且也再度檢視自己會如何看待《魯路修》這個系列動畫,然後順便也來致敬一下。

 

[動畫特點]

 

1.      背景故事交雜在故事之中

 

我們在動畫的一開始就會知道,日本在2010年的時候因為與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發生戰爭,結果因為被神聖不列顛尼亞徹底擊潰,淪為帝國眾多殖民地之一的第十一區。

 

但是光看一開始的地圖,可能很快就會有人提出一個問題─如果是一個名叫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的國家,那麼為何國家的疆域不是在現實世界的英國,而是在現實世界的美國?

 

其實接下來就是有趣的地方了,因為這個作品的世界觀,其實被藏在非常多的細節裡面(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個即將要升上高中的小屁孩,所以沒有發現,事實上我直到看了第三次與第四次的時候,才發現這個奧妙之處)

 

魯路修一開始拿到GEASS的力量的時候,為了要確認GEASS的使用方式,因此找來了一個教師,並且命令教師告訴他考試的範圍,中了GEASS的教師就告訴魯路修,考試範圍會包含「南北戰爭」與「愛丁堡之恥」。




 為了確認GEASS的使用次數,魯路修便在教師沒發覺的情況下,在解除了GEASS之後,接著又請教師告訴他考試範圍,但是卻被教師反過來教訓「少開玩笑,認真學習吧」,由此魯路修才得知,GEASS對一個人只能使用一次。

 



這個橋段乍看之下,似乎只是魯路修熟練GEASS的過程的一部分,但是卻潛藏了一個細節─不列顛尼亞的歷史上存在一個叫做「愛丁堡之恥」的歷史事件,並且也跟現實世界的美國一樣,發生過名為「南北戰爭」的內戰。

 

接下來在魯路修學院生活的時候,我們也接著從魯路修上課的橋段之中,得知了更多不列顛尼亞與現實世界英國的不同之處。

 

從上課的橋段,我們可以得知《魯路修》世界觀的英國在拿破崙戰爭的時候,因為被拿破崙擊敗,而後女王.伊莉莎白三世(Elizabeth III)又在落跑到愛丁堡的時候,被愛丁堡(Edinburgh)的群眾罷黜,最後只能落跑到新世界(也就是現實世界的美國與加拿大),從而轉型為動畫時間點的不列顛尼亞。

 

而從學院課本的一些畫面,我們也同樣可以得知《魯路修》世界觀的英國轉變成不列顛尼亞的另外一個轉捩點,在於伊莉莎白一世生下一個兒子.亨利九世(Henry IX),而亨利九世即位之後,就展開了都鐸王朝與君王極權統治的黃金時代,而後來的亨利十世(Henry X)與愛德華六世(Edward VI)也積極展開海外殖民。




其實這種將世界觀補齊的方法很有意思,因為這樣你就可以不需要在動畫一開頭的時候,就塞入大量解說世界觀的旁白─畢竟很多時候,可能旁白解說還沒有結束,觀眾就已經將畫面切掉了。

 

不過另外一方面,這些世界觀說明雖然散落在第一季的各個地方,但是一個問題是在於,如果觀眾沒有將動畫看完的話,那麼這種將世界觀說明散落在各個細節的方法,就會變成白搭。

 

2.      學院日常篇與帝國顛覆篇並存

 

基本上《魯路修》並非純粹戰爭動畫的原因,是因為魯路修一方面在搞顛覆不列顛尼亞的地下運動的時候,另外一方面也是個學生(正如同朱雀一方面是軍人,另外一方面卻也是學生一樣)




 雖然魯路修以ZERO的名義在黑色騎士團活動的時候,會出現一些可以讓觀眾會心一笑的橋段,但是基本上更多的時候,魯路修與朱雀比較接近正常高中生的一面,都是經由學院日常呈現出來的。

 



我們可以看出魯路修與朱雀作為學院的學生,很明顯其中一個是學霸而另外一個學力卻是中下程度,另外也可以看出學院裡面許多休閒與嬉鬧的活動,等於是提供了這個作品另外一個完全不同的面相。

 

這基本上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畢竟我們可以看出魯路修在某些程度上很不像人類(例如想要把天子嫁給玉城,結果給夏莉罵說不要小看愛情的力量),也可以看出朱雀在學院裡面地位的變化(朱雀因為是名譽不列顛尼亞人,因此一開始都被敬而遠之,後來被發現以前與魯路修認識之後,很快就融入了學院)

 

不過以我自己來說的話,我基本上並不會這樣寫小說─原因嘛,因為我會覺得學院日常就應該歸學院日常,主線劇情就應該歸主線劇情(X

 

[有待改進的地方]

 

1.      本質獨角戲色彩過度強烈

 



雖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我們可以說《魯路修》是一個時代的經典,亦即《魯路修》雖然有一些缺點/問題/有待改進的地方,但是仍舊是2000年代的背景才會產出的佳作

 

但是即便《魯路修》可謂一個時代的經典,其實《魯路修》存在一個很難被忽視的問題─本質獨角戲色彩過度強烈

 

我們觀看《魯路修》的時候,會發現《魯路修》的故事基本上最主要環繞於三個主力角色─魯路修.不列顛尼亞、樞木朱雀以及C.C

 

假如講得極端一點,我們甚至可以說在《魯路修》裡面,除了魯路修、朱雀以及C.C.這三個角色以外的角色,基本上都是配角─差別只在於戲份比較多,還是戲分比較少

 

因為《魯路修》這個作品的名稱顧名思義就告訴我們,主角就是這個叫做魯路修的老兄,而這個作品當然就是講這個人的故事─展現魯路修足智多謀,但是卻也可以十分自私,甚至是十分冷酷而擅於操縱他人的模樣。

 

然而除了魯路修以外,我們也會發現朱雀的故事同樣不容忽視,更別說C.C.其實也是一個頗具故事,甚至內容同樣有很多時間環繞其打轉的角色

 

然而除了這些角色以外,不論是夏莉、卡蓮、洛伊德、以及一堆有的沒有的配角,剩下這些配角基本上除非是跟魯路修與朱雀有強烈關聯,否則基本上都只能算是戲份很少的配角

 

夏莉雖然是戲份很多的配角,但是大家對夏莉的印象都是來自其悲劇性,卡蓮同樣也是戲份很多的配角,但是大家對卡蓮的印象也是來自其忠犬本質(基本上還有一些其他可以寫的配角,但是這邊為了篇幅方便,就不一一列舉了)

 

然而大多數的戲份比較少的配角,基本上如果沒有辦法與魯路修以及朱雀產生關聯,好一點的頂多變成高級路人,可能有機會好好活到最後,但是基本上對於推動劇情並沒有任何幫助

 

要差一點的、戲份比較少的配角,如果演一演突然就神隱都算是好的,有些甚至最後就乾脆變成雜魚等級的路人,然後可能有的演一演就消失,甚至還有可能莫名其妙就被送了一份牛肉便當

 

綜上可知,雖然《魯路修》這個作品用很多功夫描繪魯路修、朱雀以及C.C.這三個主力角色,也幫他們塑造出了十分鮮明而立體的形象,但是卻也造成了除非與這些角色產生強烈關聯,否則基本上形象略顯平板的問題

 

於是《魯路修》這個本質獨角戲的問題,就帶出了《魯路修》這個作品(甚至是整個可以廣義定義為《CODE GEASS》世界觀的作品)的另外一個問題─太多殘念遺珠人物與被忽略的背景故事

 

2.      太多殘念遺珠人物與被忽略的背景故事

 

雖然我們可以看出魯路修、朱雀以及C.C.這三個主力角色,都各自有著鮮明的形象,但是綜觀整個《魯路修》動畫作品,我們可以發現這個系列作品存在太多被忽略的人物與背景故事。

 

姑且不論可能大家看了老半天,其實可能很難搞懂純血派到底有什麼樣的核心人物或是核心意識形態,基本上大家看了老半天,可能也都搞不懂舊.日本的軍官集團到底有什麼樣的核心意識形態。


更有甚者,不要說純血派與舊.日本軍官集團,基本上就連黑色騎士團的成員們也都沒有什麼非常立體的背景故事可言,而且就連圓桌騎士、皇族還有應該要顯得大派頭的角色,也都沒有什麼背景故事可言。

 

因為這樣的緣故,我們可以發現《魯路修》播出兩季之後,有些外國的網民就反映,有些黑色騎士團的角色幾乎沒有戲份,也有外國網民反映,圓桌騎士貴為帝國最強騎士集團,居然被朱雀給吊著打,完全看不出最強騎士的派頭。

 

簡要而言之,就是《魯路修》這個動畫作品裡面留下很多沒有被說明的配角,以及這些配角到底有什麼背景故事,或是這些配角到底是來幹嘛的。

 

這種角色好一點的,就是像第九騎士諾內特.埃尼亞格拉姆(ノネット・エニアグラム)一樣,出場五秒鐘卻沒有台詞,然後就憑空消失了,差一點的就跟第十二騎士莫妮卡.克魯雪夫斯基(モニカ・クルシェフスキー)一樣,出場總計一分鐘,然後就被朱雀給一槍爆殺。

 

更別提有些不列顛尼亞的軍官與騎士,好像都跟一些其他軍官與騎士互相存在一些關聯,但是你卻又看不出到底有什麼關聯─索雷希兄妹就是一個例子,要是沒有去Code Geass Wikia亂看的話,你根本就不可能會曉得科威爾與瑪莉卡是兄妹,因為後者其實只登場五秒鐘,就被卡蓮給轟下去了(兄妹都是給卡蓮轟下去,這也算是夠諷刺的了)。

 

整個《魯路修》播出兩季共50集,但是瑪莉卡.索雷希(マリーカ ・ソレーシー)這種角色根本沒有得到任何的角色說明,然後還得仰賴外傳漫畫《雙貌的奧茲》來告訴大家,原來這個路人甲是另外一路人乙的妹妹。

 

更別提莫妮卡在《雙貌的奧茲》裡面,最後雖然也是被朱雀給一槍爆殺,但是至少還是因為有在《雙貌的奧茲》裡面出場,才至少有比原本本傳裡面還要多一點點的戲份。

 

其他路人丙丁戊之類的基本上外型不夠亮眼,大概都會被遺忘吧,只能說這個問題實在是有些莫名其妙,畢竟你想要設計雜魚的話,實在是沒有必要設計長得很好看的雜魚,畢竟又不是捏打戰國無雙/三國無雙的自創角色。

 

總之《魯路修》這個太多殘念路人的問題,其實是很難解決的,不過我想大多數的路人角色都不太重要,所以就算有人對此提出質疑,日昇大概也是打算對這個問題置之不理應該吧。

 

[幾個可以注意的人物]

 

1.      魯路修、朱雀與C.C.

 




魯路修、朱雀與C.C.作為《魯路修》的三個主力角色,自然是三個最獲官方進行深刻形象描繪的角色。

 

其中比較微妙的是,《魯路修》在設計魯路修與朱雀的時候,並沒有設計出一個文武雙全的全能角色,而是設計出了魯路修與朱雀這兩個角色。

 

魯路修是屬於頭腦派,朱雀則是武力派─在這樣的情況下,魯路修的武力幾乎可說是零,朱雀在戰略方面的能力也近乎為零,變成只有其中一方而缺一方,就等於是只專注其中一個能力。

 

不同與《死亡筆記本》裡面的L是全能角色,而後來的尼亞與梅洛是將L的足智多謀與強大行動能力兩者分開,我們《魯路修》在裡面看到,魯路修與朱雀在信念上面因為剛好相反,導致這兩個人幾乎從來沒有合作過。

 

至於最後為了零之鎮魂曲,魯路修才與朱雀終於走到同一條道路,就是另外一件事情了─總而言之,魯路修與朱雀很微妙的,可以說是站在同一光譜的兩端。

 

至於C.C.的話,就是一個更有意思的角色了─我們對C.C.的過去一無所知,就算端從細節來端詳,也只知道C.C.應該是一個還在從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活著的人了。

 

C.C.在許多時候,雖然感覺就很像是在跟魯路修耍傲嬌互相嘴砲的人,但是某種程度上,卻又能夠感覺其實C.C.其實似乎很樂於其中(魯路修本人的話,自然也就不用多說了)

 

不過還記得以前看《魯路修》的時候,我就覺得C.C.最有意思的台詞之一,就是關於雪─「雪之所以是白色的,是因為雪已經忘記了自身原本的顏色」。

 

2.      查爾斯皇帝與修奈傑爾王子

 

作為本作品的兩個最大反派,查爾斯皇帝與修奈傑爾王子可謂兩個黑幕最為強烈的人物,尤其修奈傑爾更是深藏不露。

 

查爾斯可以說是一個非常奇怪的人,老是喜歡追求過去,但是卻又喜歡將物競天擇的原理掛在嘴邊,好像自己可以成為皇帝,是因為自己能夠展現相對應的力量與能力一樣。



 


某種程度上來說,查爾斯喜歡追求過去,甚至想要將世界定格在過去的信念,讓他顯得很像是在追求虛無縹緲的東西。

 

另外一方面,修奈傑爾雖然不像父親一樣喜歡將物競天擇的原理掛在嘴邊,但是我們從他自己比長兄還要強大的內政與外交能力,就不難看出修奈傑爾本身的存在就已經可以算是一種物競天擇的原理。



 


但是修奈傑爾企圖將世界一直定格在現狀,甚至還企圖利用絕對的武力來控制所有的其他人,還標榜自己才有資格成為絕對的主宰者,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無法得知修奈傑爾到底想要追求什麼,但是追求類似菁英主義與生存主義主宰者的這些特徵,讓他絕對可以算是一種社會達爾文主義者。

 

其實查爾斯與修奈傑爾雖然都是反派,但是他們有意思的地方乃是在於他們到底是怎麼看待世界,以及他們的存在與言行背後的信念與思想。

 

3.      夏莉.菲尼特與紅月卡蓮

 

夏莉在這個作品裡面,可以算是一個非常悲劇的角色,假如你將夏莉在這個作品中的精力的悲劇程度排放在第二名的話,那麼你實在是很難找到有哪個可以放在第一名的角色。



 


魯路修從小無父無母,是因為母親某天莫名其妙就死掉,而他的父親則是不將他看在眼裡,甚至還導致魯路修被放逐到日本─魯路修小時候的悲劇經歷,是肇因於不列顛尼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意識形態,讓他意識到自己的無力,也讓他對於不列顛尼亞產生憎惡。

 

另外一方面,朱雀從小無父,而其中的原因是因為朱雀在日本與不列顛尼亞開戰的時候,想要請求父親停止戰爭,但是卻在爭執的過程中誤殺自己的父親─真要說的話,朱雀的情況完全可以說是他自找的,但是朱雀卻因此變成一個性格怪異的人,老是在尋求自己的贖罪。

 

夏莉就真的是純粹的悲劇了,因為她原本是個可以快快樂樂生活的女高中生,結果某天自己的父親因為黑色騎士團作戰引發的土石流死於非命,本來夏莉還因此對黑色騎士團與其領導者.ZERO產生憎惡,最後居然發現自己暗戀的同學.魯路修其實就是ZERO

 

最終魯路修用GEASS的力量強行抹消夏莉的記憶,但是到了第二季的時候,夏莉因為被橘子君的消除器給影響到,回想起了魯路修的真實身分,最後卻在想要去尋找魯路修的時候被羅洛槍殺,等同死於非命。

 

夏莉的悲劇性在於她一直糾結於自己暗戀魯路修,但是ZERO害自己的父親死於非命,而魯路修的真實身分卻是ZERO,還一度因此引來了毛的介入,想要引誘夏莉殺害魯路修。

 

原本糾結於這個事實的夏莉被魯路修以GEASS強行抹除記憶,但是當她受到橘子君的影響而恢復記憶之後,她卻又被迫面對這個事實,而當她終於決定要成為魯路修的盟友的時候,她卻又被羅洛給殺了。

 

基本上夏莉之所以人氣不差,除了造型看起來很香以外,更大的原因是在於她在這整個作品裡面的遭遇─尤其大家會記得夏莉,是因為夏莉的遭遇,更是因為夏莉之死其實在R2的劇情上有推動的作用。

 

因為這樣的緣故,當新簡化劇場版將夏莉的戲份大砍之後,夏莉就等於變成了一個路人,而整個劇情也少了一個關鍵的環節,這其實很殘念。

 

除了夏莉以外,比較微妙的就是卡蓮了─卡蓮可以算是暗戀魯路修的配角之一,但是看了兩季之後,你可以發現卡蓮曾經在一些場合被揶揄為敗犬,甚至還被調侃她在魯路修的心中,地位排在C.C.與夏莉之後。




基本上,在暗戀對象心中的地位排在一個已死之人的後方,其實是很悲慘的,不過這與魯路修的本質有關─真要說的話,這實在不算是卡蓮的錯,而是因為魯路修心中的排序是:

 

娜娜莉>C.C.=夏莉>卡蓮

 

卡蓮可以講的事情很少,而且她雖然論武力可以排在前面,但是實在可以算是一個殘念角色,到頭來,說不定如果卡蓮想要找一個對象的話,她還是得想辦法公開招親才行(X

 

4.      尤菲米亞與柯內莉亞

 



柯內莉亞可以講的東西其實不太多,畢竟我們除了知道柯內莉亞武力值不低,以及是重度妹控以外,很難看出什麼東西。

 

所以這個條目雖然將柯內莉亞列為可以注意的對象,但是我認為真正可以注意的對象,反而是尤菲米亞(以下簡稱尤菲)

 

如果將《魯路修》兩季看完的話,你不難發現不列顛尼亞帝國的皇族與貴族,很多如果不是喜歡追求奇怪的理想,要不就是冷血動物或是機掰人,好一點的頂多就是沒有那麼機掰。

 

相較之下,尤菲其實算是少數沒有那麼機掰的人,也比較沒有那麼冷血,但是最終卻因為魯路修的GEASS死於非命,還成為了朱雀後來黑化的導火線,其實可以算是悲劇人物,但也推動了後來的劇情。

 

尤菲與朱雀之間的關係,其實很像是典型公主愛上平民的故事,但是朱雀並非普通的平民,而是殖民地裡面的數字。

 

而尤菲即便本人並沒有非常明顯唱白臉的意思,但是她與柯內莉亞以及那一票幕僚在日本的管理方式,其實不難聯想到這對姊妹在日本的時候,是由柯內莉亞來唱黑臉,然後再讓看起來就是好人的尤菲來唱白臉。

 

不過之所以說尤菲沒有明顯唱白臉的意思,是因為尤菲真的可以算是一個博愛人士,而且還曾經說過,如果真的可以建成行政特區.日本的話,就算捨棄自己作為公主的身分也沒關係(換言之,朱雀原本可能變成魯路修的姊夫)

 

然而也許是因為如果尤菲真的建立行政特區.日本,會導致整個在第一季的時候就必須完結,因此製作組才會強硬的搞了一個狗血劇情,導致尤菲最終死於非命,這種安排只能說十分殘念。

 

順帶一提,十分諷刺的事情在於,尤菲的名字很可能是取自英文中的「委婉語」(Euphemism)─根據英國二十世紀的作家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在《政治與英語》(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一文之中所提出的主張,所謂的「委婉語」乃至極權統治者為了合理化自身的暴政,而用以遮掩真相的話語。

 

[殘念遺珠人物]

 

1.      第十二騎士

 

如果有人問我,將《魯路修》兩季共五十集給看了四次之後,有沒有殘念人物存在的話,要是我將第十二騎士莫妮卡.克魯雪夫斯基排在第二名,我大概會很難找到可以擺在第一名的人物。

 



其實真要我來評論的話,莫妮卡真的是很悲情,登場五集總共一分鐘,先不說最後給朱雀一槍爆死,連機體長啥樣子都不知道,還要東條幫忙繪製外加參戰《超級機器人大戰》才將性格與專用機體補齊。

 

說真的,我也搞不懂這種狀況到底是製作組討厭莫妮卡,還是莫妮卡沒有塞錢給製作組,明明夏莉都能免死(雖然降格為路人),瑪莉卡也都能免死(同樣降格為路人),就只有貴為第十二騎士的莫妮卡可以在十年裡被朱雀轟死三遍(原本動畫R2一次,東條《雙貌的奧茲》一次,新懶人包劇場版又一次)

 

是說總覺得好像莫妮卡也是給東條虧待,雖然第四騎士是真的給一槍爆死,但是讓她先被朱雀給壓著打,再給朱雀一槍爆死,好像沒有比較好當然啦,如果是跟《獵人》裡面的武士多拉相比,似乎也沒有那麼糟(X

 



只能說製作組實在是很莫名其妙,也很浪費手邊的人物模組,要是真的不喜歡莫妮卡的話,那麼讓人家像第九騎士一樣,只有出場而沒有台詞就好了,偏偏沒得刷時髦值就給爆死(何況就連第一騎士與第十騎士都有刷時髦的空間),那麼想要設計雜魚人物的話,就不要用這種金髮碧眼、看起來長相也不差的美少女模組嘛。

 

何況就連到了後來的三部曲懶人包劇場版,莫妮卡駕駛的佛羅倫斯(フローレンス)連影子都不願意畫出來,反而格林達騎士團旗下的蘭斯洛特.大聖杯(ランスロット・ハイグレイル)都可以有兩秒鐘的畫面我真的不曉得該說什麼。

 

說真的,第一騎士那種一看就知道是忠臣的角色,實在可以說是被朱雀給劈死就算了(反正看他對查爾斯皇帝忠誠不二的態度,就知道不可能效忠魯路修),但是莫妮卡就這樣給朱雀一槍轟死,實在是有夠浪費人設的(尤其我真心認為佛羅倫斯的樣子,比第一騎士駕駛的加拉哈德還要拉風)

 



結論:

第十二騎士=遺珠殘念路人,結案。

 

至於你問我第四騎士?那個黑肉又不符合我的口味,我討論她幹嘛?何況真的要去PIXIV上面看的話,第十二騎士的人氣還壓倒性的輾過第四騎士哩,更別提瑪莉卡在PIXIV上面同樣幾乎毫無人氣可言。

 

2.      在《亡國的阿基德》出場的角色們

 

這個我就必須要好好的抱怨一下了,我從高中畢業那年就已經在等待《CODE GEASS:亡國的阿基德》(Code Geass 亡国のアキト),看完總共四篇(還是五篇?)的時候,已經是我大學畢業的那一年了。

 



說一句老實話,我可以容忍一個作品斷尾(畢竟我偶爾也會搞這種事情),但是我實在是不能容忍一個動畫看了五年,結果給我來一個芭樂結局,尤其結局劇情還只給我一種「這到底是山曉?」的感覺。

 

沒錯,我就是要抱怨《CODE GEASS:亡國的阿基德》這個番外作品─這個作品要說殘念人物的話,的確也是有得說,但是真要我評論,我會直接說,這整個作品本身就是一種殘念。

 

先不說歐盟的角色看起來既不會打架,戰略能力也近乎於零,就連歐系不列顛尼亞也是既不會打架,戰略能力同樣近乎於零,看了老半天,很像是在看兩夥不怎麼高明的人用蠻力幹架。

 

姑且不論畫到最後連時空之神(是嗎?)與一大堆幽靈都跑出來,我們也姑且不論我們的瑛斗哥與蕾拉還有W-0的表現,也姑且不論歐系不列顛尼亞的表現,這幾集的動畫怎麼看都很像是魯路修與朱雀的破格秀。

 

我想大家都看得出來,魯路修在這裡面被洗腦以及替換記憶,變成了一個性格超級浮誇的皇家直屬軍師,然後還帶著朱雀來歐系不列顛尼亞督軍,結果一開始魯路修的戰略能力直接輾壓歐系不列顛尼亞與歐盟,到最後居然會被歐系不列顛尼亞給搞政變拘禁,然後朱雀也顯得很像是幫不上忙

 

拜託,真的那麼想要讓圓桌騎士出場的話,麻煩請另外設計幾個軍師與圓桌騎士好不好?看到朱雀那種破格的表現,我還以為自己看錯影片哩,你各位製作組是在哈囉?讓第十二騎士出馬很難嗎?讓第十騎士出馬很難嗎?可以不要設計一堆很好看的角色,結果讓劇情一團亂嗎?

 

結果搞了老半天,感覺很像是自己看了一堆東西,卻也搞不懂自己到底看了什麼東西,甚至就連我的姊姊都揶揄「原來歐盟與歐系不列顛尼亞都這麼爛,難怪最後都給不列顛尼亞給輾過去。」

 

還真的是這樣呢。

 

[可以額外探討的地方]

 

1.      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的意識形態:殖民主義、社會達爾文主義與主宰者們

 

不列顛尼亞雖然看起來像是美國與英國的合體,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的話,不列顛尼亞可謂集殖民主義意識形態於一身的國家。

 

基本上我們不難看得出來,不列顛尼亞的階級包含皇族、貴族、平民、榮譽不列顛尼亞人以及殖民地人,其中殖民地人與榮譽不列顛尼亞人都是殖民地出身者。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基本上在不列顛尼亞皇族與貴族看來,榮譽不列顛尼亞人與殖民地者沒有兩樣,然而殖民地者卻傾向於認為,榮譽不列顛尼亞人與自己並非同類─換言之,榮譽不列顛尼亞人其實兩面不是人。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日本人認為朱雀是背棄祖國、追逐榮譽不列顛尼亞人頭銜的可恥之人,另外一方面不列顛尼亞人卻認為朱雀即使是榮譽不列顛尼亞人,其依然是留著被殖民者血液的下等公民。

 

這種狀況,我們可以以法蘭茲.法農(Franz Fanon)的「中產階級黑人」(The Black Bourgeoursie)理論稍作分析。

 

根據法農的理論,黑人在法國殖民地裡面是下等人,但是某些黑人透過自身的努力,也許可以成為中產階級(:實業家、銀行家),但是在法國人看來,這些黑人只是比較有錢的黑人,而就其他黑人來看,這些黑人完全是異類。

 

另外一方面,我們如果想要論及意識形態的話,我們也能發現不列顛尼亞的社會達爾文主義(Social Darwinism)思想很發達─其發達的程度,幾乎可說是皇族帶頭引領這種思想。

 

查爾斯皇帝一開口就喜歡將競爭與進化掛在嘴邊,不列顛尼亞侵略他國是競爭,自己的兒子死掉是競爭,與黑色騎士團的戰爭也是競爭,還說這些競爭最終導向的是最終極的進化。

 

然後修奈傑爾王子更加奇杷,但也更加深沉,畢竟修奈傑爾一開始登場的時候,看起來還滿像好人的,結果沒想到開發了芙蕾亞飛彈之後,不僅先是想要篡位為皇,之後還想要利用達摩克列斯的武裝力量,在擊倒魯路修之後,成為世界的主宰者,甚至自己必須跑路的時候,還在想著該怎麼主宰世界。

 

尤其修奈傑爾的理論更加奇杷,居然想要創造一個只有合適的人可以主宰整個世界,而其他人只能活該被主宰的世界,被提出質疑的時候,就聲稱自己就是那個適合主宰世界的人,還講得好像必須支配他人讓自己感到很委屈。

 

基本上查爾斯皇帝與修奈傑爾的理論,都是屬於社會達爾文主義,差別在於查爾斯皇帝是將整個世界都當成弱肉強食的自然界,修奈傑爾則是比較偏向於「優越者的負擔」的理論,弄得很像自己支配他人是自己應負的責任。

 

2.      神聖不列顛尼亞帝國、歐盟、中華聯邦:這難道是《一九八四》的翻版?

 

我們如果攤開《魯路修》世界觀的地圖的話,不然發現除了小國以外,世界是被分成三個大型國家─不列顛尼亞、歐盟以及中華聯邦。

 

其中不列顛尼亞盤據整個美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歐盟盤據整個歐洲與俄羅斯(還將非洲納入版圖),中華聯邦則是盤據日本以外的整個東亞(還將東南亞與印度次大陸納入版圖)

 

基本上我們如果看一下《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的世界地圖,我們也會發現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將整個世界劃分為三個部分,分別為大洋國(Oceania)、歐亞國(Eurasia)與東亞國(Eastasia)

 

其中大洋國的版圖包含英倫群島、整個美洲(北美洲、中美洲、南美洲)以及大洋洲(澳洲、紐西蘭),歐亞國的版圖包含整個歐洲與俄羅斯以及一部分的亞州,東亞國的領土則是包含日本以外的整個東亞。

 

基本上,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跡象:

 

-          不列顛尼亞→大洋國

-          歐盟→歐亞國

-          中華聯邦→東亞國

 

但是《魯路修》世界觀與《一九八四》世界觀,還是存在不同的地方:

 

-          不列顛尼亞的領土,並不包含英倫群島與澳洲;而大洋國的領土,包含這兩個地方。

-          歐盟的領土包含整個非洲,而並未將部分亞洲地區納入;但是歐亞國的領土並不包含非洲,還涵蓋一部分的亞洲地區。

-          中華聯邦的領土,包含東南亞與印度次大陸;但是東亞國的領土,並不包含東南亞與次大陸。

 

我們可以因此做出比較:

 

-          不列顛尼亞就是缺少了整個澳洲與英倫群島的大洋國。

-          歐盟就是多出了一整個非洲,缺少了一部分亞洲地區的歐亞國。

-          中華聯邦就是多出了東南亞與印度次大陸的東亞國。

 

尤其同樣也很有意思的是,在《一九八四》裡面,大洋國最一開始是聯合歐亞國想要攻擊東亞國,但是大洋國後來卻被棄與歐亞國的盟約,轉而與東亞國聯合以攻擊歐亞國。

 

而在《魯路修》第二季裡面,不列顛尼亞將歐盟給打到徹底再起不能之後,就想要利用聯姻的方式,讓不列顛尼亞與中華聯邦合體,某種程度上來說,其實也算是與《一九八四》的劇情相似(當然最後破局,是兩個作品的不同之處)

 

*題外話:假如有看過《鋼彈SEED》與《鋼彈SEED DESTINY》的話,就會發現裡面地球聯盟的三巨頭(大西洋聯邦、歐亞聯邦與東亞共和國)的版圖疆域,剛好也是與《一九八四》的三大國的版圖疆域相似:

 

-          大西洋聯邦→大洋國

-          歐亞聯邦→歐亞國

-          東亞共和國→東亞國

 

然後其中自然也有不同之處:

 

-          大西洋聯邦的領土並不包含南美洲、澳洲與紐西蘭;而大洋國的領土包含南美洲、澳洲與紐西蘭。

-          歐亞聯邦的領土並不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而是跨入中國的東北三省與日本的北海道;但是歐亞國的領土包含斯堪地那維亞半島,而不涵蓋中國的東北三省與日本的北海道。

-          東亞共和國的領土之中,並不包含中國的東北三省與日本的北海道;但是東亞國的領土並未將中國的東北三省與日本的北海道剔除。

 

所以我們同樣也可以做一個比較:

 

-          大西洋聯邦就是缺少了南美洲、澳洲與紐西蘭的大洋國。

-          歐亞聯邦就是缺少了斯堪地那維亞半島的歐亞國。

-          東亞共和國就是缺少了中國的東北三省與日本的北海道的東亞國。

 

[結語:一個時代的經典]

 



我雖然是宅宅,但是我也不是一出生就成為宅宅,而是因為經過了許多層面的累積之後,才成為如今宅宅的模樣。

 

其實我最早會成為宅宅,除了是因為以前看過姊姊從朋友家借回來的《鋼彈SEED DESTINY(各位看官沒有看錯,我真的是先看過《鋼彈SEED DESTINY》,才看《鋼彈SEED》的),還有跟著我的姊姊打《惡魔獵人》(Devil May Cry)

 

但是我高中的時候,強化我的宅宅因素的除了是因為看《灼眼的夏娜》以外,最主要的因素是因為我接觸到了《魯路修》。

 

事實上,我以前曾經非常著迷與《魯路修》裡面的人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我是將魯路修與《惡魔獵人》裡面的但丁以及維吉爾,並列為自己最喜愛的男性人物(即使現在也是)

 

這麼多年來,當我回過頭去又重新看待《魯路修》的時候,我會覺得《魯路修》雖然可稱為佳作,但是絕非神作,理由一開始就說了─因為《魯路修》雖然有其劇情設計上的缺陷,但是終究是能夠稱作是一個時代的經典。

 

*

 

想不到我最後洋洋灑灑寫了這麼多,連我自己都有些意外呀(畢竟是統合性的文章,本來沒有打算寫太多),不過畢竟是因為很少談論自己對於喜愛的作品的看法,廢話寫多一點好像也很合理(X

 

最後也沒有什麼可以說的了,如果我有什麼地方寫錯,或是有哪位大大想要提出或是分享自己的看法的話,也絕對歡迎在底下留言。

 

幻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