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的文章結束之後,這次要帶來的文章就是專用於影集與小說探討的文章了,而這次的這篇文章,基本上是處在積欠已久的狀態
不管怎麼說,一開始的廢話就不要說太多了,我就乾脆直接切入這次專用於影集與小說探討的文章─《王冠 第三季》。
<《王冠 第三季》:銀禧年即將到來的時候,圍繞著英國王室的各種大小問題與事件>
相較於網飛(Netflix)推出的《王冠》系列影集第二季,其第三季可以說是讓我等了相當的一段時間,並且兩者之間隔了將近一年半。
不過這終究是有一定質量的影劇,所以我的結論是─雖然讓我等了將近兩年(第二季的時候我還沒讀碩士班,現在我都已經碩士班二年級了),不過基本上這種等待還算是值得的。
其實如果將《王冠》系列影集第二季當成分水嶺的話,《王冠》系列影集第三季基本上是已經換上了不少的新演員,不僅伊莉莎白二世與菲利浦親王找了新演員,就連瑪格麗特公主與斯諾登伯爵也都找了新演員。
而或許是因為考慮到時間的過去,基本上查爾斯王子與安妮公主都已經是找看起來比較接近成年人的演員來演,而且就連蒙巴頓勛爵與溫莎公爵也都是找看起來比較老的演員來演。
這一季實在是很難拿個別角色來寫文章,所以探討與分析的部分就比較著重於特定幾集的劇情,而其他比較難以分類的就會另外開條目。
[I. 女王與其親戚:王室的長輩們,王室的重要人物們]
1.
伊莉莎白二世與瑪格麗特公主:姊妹有別,性格更是如此
「還記得我告訴過妳,我與那個怪物湯米.拉塞米斯一起喝醉了,那晚,他向我分享了自己關於溫莎王朝的理論,我從未與任何人提及─他讓我想像一隻神話中的生物,帝國之鷹,一隻雙頭鷹…每個維多利亞女王都伴隨愛德華七世,每個喬治五世都伴隨艾迪王子,每個喬治六世都伴隨愛德華八世,每個莉莉貝特(女王的小名)都伴隨瑪格莉特…妳是女王,而她(指瑪格麗特公主)是妳危險的妹妹。」
─親王與女王談論瑪格麗特公主出訪華府的時候,認為瑪格麗特公主無法勝任嚴肅的外交工作。
我們的主角.伊莉莎白二世(Elizabeth II,本文將會以「女王」稱之)與其妹妹.瑪格麗特公主(Princess Margaret),可以說是兩個性格天差地遠的人。
如果看到第一集的一些小細節的話,就會發現其實瑪格麗特公主是個類似享樂主義者的人,而女王則是一個高度自律且矜持的人。
但是我們從第二集對於女王與瑪格麗特公主年幼時的描繪,我們可以發現兩者年幼的時候其實是想要對調身分的─換言之,女王其實並不想成為女王,而瑪格麗特公主似乎很樂意成為女王。
面對年紀尚輕、還是小公主的兩姊妹這樣子開腦洞的思想,管家當然是嚴厲訓斥了一番,這種想法雖然最後也就不了了之,卻也造就了另外一個結果─兩姊妹年紀越來越大的同時,性格落差也就越來越大。
女王因為必須是要成為女王,所以她隨著年紀增長發展出高度自律的性格,並且也對於自己的言行有著一定程度的矜持。
相反的,瑪格麗特公主是一個非常樂意與自己的朋友吃喝玩樂,每次登場的時候手中永遠都有香菸或是酒精飲料的人。
也是因為這樣子的緣故,劇中菲利浦親王就說女王與瑪格麗特公主這對姊妹,本質上是一隻雙頭鳥的兩極─女王代表的是自律與矜持的一端,瑪格麗特公主則是代表奔放與玩樂的一端。
不過女王高度自律與矜持,卻也曾經造成十分尷尬的情況,甚至還差點就被執政黨給帶風向─這在第三集的時候,十分的明顯。
在亞伯凡礦災(Aberfan
Disaster,第三集的主軸劇情)的時候,威爾斯地區的礦場城市.亞伯凡(Aberfan)因為連日下雨發生了礦山傾倒的危機,結果最後演變成無數學童遭到傾瀉而下的礦石與土流活埋的悲劇。
女王一開始的時候,只是透過自己的管家與發言人發表了哀悼,她或許也認為只要丈夫去一趟亞伯凡,自己不需要親自去。
會下這種決定,女王當然有自己的考量─畢竟女王如果自己跑去探視的話,那麼勘災隊就會為了要大陣仗迎接女王,反而延誤了救災(因此一開始的時候,只有菲利浦親王被邀請過去,斯諾登伯爵則是為了攝影取材,而自己過去災區)。
眼見大眾都開始責怪政府,內閣官員於是帶風向想要讓大家去指責女王沒有親自勘災,搞了老半天女王還是為了因應這突如其來的奇怪風向,而親自去勘災並且參與罹難者公葬,還在離開教堂的時候露出了流淚的模樣。
結果沒有想到後來女王與首相見面的時候,女王竟然做出了讓首相難以相信的自我爆料─原來女王當時並沒有真的流淚,而是刻意吃力的擠出一小搓淚水,讓媒體都以為自己也為礦災感到難過。
女王還接著自爆,原來她是個很難對於悲劇或是慘劇感到難過的人,甚至還說自己其實是個有精神缺陷的人,讓首相完全沒有辦法回答不過女王在首相離開之後,就拿罹難者公葬時的喪禮頌歌來聽,還暗自的露出了難過的表情。
或許女王就是因為是女王,所以她不會隨便在別人面前露出自己真正的情感,而且就連發現白金漢宮的畫作鑑定師其實是蘇聯間諜的時候(第一集),女王也沒有在公共場合表露不滿,而只是在美術館致詞的時候暗中影射了鑑定師。
其實女王本身就是被養成了一個高度自律的人,這讓女王就算是在自己的熟人面前,還是有辦法經常性地擺出一副淡定的表情,甚至也能夠在許多的場合用一臉淡定的表情致詞。
反之瑪格麗特公主因為本身自由慣了,就算是在吃飯的時候也常常在表露自己真正的情感,甚至還因為抱怨與自己的丈夫.斯諾登伯爵的失敗婚姻,結果取暖失敗的時候,直接怒氣沖沖的就離開了餐廳。
除此之外,甚至還有瑪格麗特公主代表英國國家政府去跟林登總統之晚餐,結果反而出現了兩人一起在餐會宴會上大講黃色笑話,雖然晚餐很成功,卻是讓首相大為尷尬的狀況(這兩個部分,會留到後面另外探討)。
瑪格麗特公主或許本來夢想成為女王,女王原本也只想要當公主,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以及生活經驗的累積,最後女王成為了女王,瑪格麗特公主則是只能當公主─畢竟女王與瑪格麗特公主的言行,真的是天差地遠。
以前在網路上看過使用《冰雪奇緣》中的女主角姊妹來比喻女王與瑪格麗特公主的差別,不過我們從《王冠》可以得知的是,女王與瑪格麗特公主雖然是姊妹,但是姊妹本來就不可能完全相似,性格與經歷更是如此。
2.
菲利浦親王與愛麗絲公主:從母子之間的誤會,轉而成為和解
「我應該向您道歉…因為我對您缺乏信心,我一直想避免您暴露在鏡頭前方─說實話,您應該是鏡頭的焦點。」
「要說道歉,那應該是我向你道歉─你的姊姊們多多少少得到了一些母愛,但是就在我們被迫離開希臘的時候,我堅持不住了。我需要被照顧,我需要他人幫我。」
「可是他們並沒有幫到您…那是一種折磨,他們的的治療手段非常野蠻,您在這期間表現出來的勇氣非常卓越。」
─親王看到了報紙刊載愛莉絲公主的專訪之後,與後者之間的對話。
從第二季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得知,菲利浦親王(Prince
Philip,本文將會以「親王」稱之)與自己的家庭,關係實在是非常的尷尬。
親王與自己的父親關係不好,母親則是年紀輕輕就因為認知失調而被送到精神病患專用的療養院,在德國想要投靠姊姊與姊夫,結果姊姊一家後來卻在搭飛機的時候因為空難而死掉,後來在英國定居很長一段時間,最後才與女王結婚。
不過當親王因為自己某次在電視上抱怨,自己的開銷與薪俸不多,結果遭到執政黨大肆譏諷的時候,剛好親王居住在希臘當修女的母親.愛麗絲公主,因為雅典發生政變而被帶來英國收容。
女王因為認為讓自己的婆婆一直待在希臘不太好,於是就找人去將愛麗絲公主從希臘帶來英國(十分好笑的是,當時的愛麗絲公主經營的修道院因為太窮,結果愛麗絲公主只好將自己收藏的寶石典當,沒有想到卻被珠寶店的老闆當成是假修女,最後才發現原來這位老修女其實就是英國女王的婆婆)。
不帶來英國還沒有關係,愛麗絲公主被帶來英國之後,反而讓親王更是尷尬─因為親王拒絕與自己的母親見面,而且當時親王忙著帶風向,想要讓大家認為英國王室並非揮霍無度的一群人,還拒絕讓記者接觸到自己的母親。
女王認為親王不應該這樣子,畢竟愛麗絲公主雖然等同於流亡到英國,但是再怎麼說好歹也是英國王室的親戚,沒有想到親王竟然聲稱自己不想與母親見面,因為他老兄覺得自己的母親有病。
最後女王與親王的女兒.安妮公主發現自己的這位祖母,或許可以協助自己的父親帶風向,於是就故意用自己的名義找了記者來到白金漢宮,卻反而推愛麗絲公主去給記者採訪。
愛麗絲公主遇到記者就開始說故事,說自己是維多利亞女王(Queen Victoria)的孫女,也說自己有給希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看診過,還講說自己曾被關入精神病院,甚至最後還說起自己隱匿身分在希臘經營修道院的故事。
記者聽了這些故事之後大為驚訝,馬上就將自己採訪愛麗絲公主聽到的這些故事都寫下來,還順便發表變成了獨家頭條,結果英國的民眾都發現原來女王的婆婆是個非常不得了的人物。
親王自己在讀了這個頭條以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母親原來是個自己完全陌生的人物,甚至還發現原來自己對於母親的偏差印象所形成的偏見,只是自己不願意與母親相認的藉口。
於是親王最後決定與愛麗絲公主相認,並且願意承認母親與自己一樣,都住在白金漢宮的這件事情。
其實親王與愛麗絲公主之間的關係,說到底其隔閡主要還是來自親王年紀還小的時候,就被迫與自己的母親分離,然後又加上自己因為這樣對愛麗絲公主幾乎毫無認識,只是一直聽別人說自己的母親有病。
而且其實從第二季以及第三季的一些片段就可以看得出來,親王雖然一直對於自己的母親感到陌生,但是卻也不能接受自己的母親在自己年紀還小的時候,就離開了自己。
或許親王也知道愛麗絲公主是因為精神疾病被丟包療養院,才會必須離開自己,但是他很明顯一直不願意原諒自己的母親。
其實親王願意與愛麗絲公主相認,最主要的原因,大概就是親王看見了自己的母親不為自己所知的一面之後,最後決定和解─一方面與母親和解,另外一方面也是與自己和解。
3.
蒙巴頓勛爵:因為被首相命令退休,從而心生不滿的老兵
「你是不是閒不下來?你是不是當領導者當習慣了?你天生就是要忙活,就是要當領導者。但是在這個家族之中,你還是有重要的角色要擔當─對我的丈夫來說,你是父親式的人物;對我來說,你是長輩與嚮導;對查爾斯來說,你是王者的榜樣;更別說,你還是一個姊姊的弟弟…你最後一次與她談話,是什麼時候的事情了?那才是在為國報效,比領導違憲政變好多了。」
─當女王聽說蒙巴頓勛爵想要搞破壞之後,將後者叫到白金漢宮訓話。
作為曾經親自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亞洲戰線的老將,戰後轉任參謀總長的蒙巴頓勛爵(Lord Mountbatten)本季登場的時候,就是很氣派的在海軍場合進行閱兵。
不過對於蒙巴頓勛爵,執政黨的內閣似乎十分有意見─大家都認為蒙巴頓勛爵作為參謀總長,只是在無謂的一直增加國防預算,而且也覺得蒙巴頓勛爵是英國過去帝國主義、虛榮、浮誇、華奢的象徵。
執政黨的威廉斯首相因為內閣的閣員一直抱怨蒙巴頓勛爵,於是就在某天下午約蒙巴頓勛爵一起喝茶吃點心的時候,讓蒙巴頓勛爵被退休─對於國家機器動得這麼厲害,居然還讓自己被退休,蒙巴頓勛爵十分的不滿。
面對如此惡質推行全新價值的工黨政府,蒙巴頓勛爵某次參與老兵參戰紀念活動的時候,就刻意在演講上影射工黨政府什麼都不懂、未來只會養出一堆不耐打的少爺兵,成功在老兵參戰紀念活動高調取暖。
但是蒙巴頓勛爵被退休以後,變成了一個對於工黨政府怨念滿滿的人,居然在女王於賽馬比賽討論自己押寶的賽馬為何輸掉的時候,直接說因為那匹馬已經衰老了、不合時代了,完全是在變相指桑罵槐,抱怨工黨政府讓自己被退休。
而同樣不滿工黨政府的鏡報總裁,作為與部分公營機構(例:英國央行)有往來一個有錢人,剛好在老兵參戰紀念活動的時候聽到蒙巴頓勛爵,於是決定找蒙巴頓勛爵來一起訴諸武力,創造一個全新的英國。
但是蒙巴頓勛爵不愧是資深軍官出身,人家這樣開腦洞說要搞武裝政變,蒙巴頓勛爵還真的自己跑去研究,到底要怎麼做才能夠發動武裝政變,並且藉此將工黨政府掃下台。
經過一小段時間的親自研究,蒙巴頓勛爵主張要發動一場成功的武裝政變,首先需要抓準宣告宵禁的時間,其次還要確保軍隊完全聽命與發動武裝政變者,再來還需要抓準佔領唐寧街十號與各行政機關的場合,最後則是需要女王的認同。
這一夥腦洞大開的人們聽到蒙巴頓勛爵的專業分析,決定要支持蒙巴頓勛爵發動武裝政變,結果沒有想到卻走漏了消息,最後竟然讓首相知道了。
首相非常的著急,於是連忙找了還在海外度假尋找新的賽馬的女王,請求女王協助自己拆穿蒙巴頓勛爵的把戲,搞得女王海外度假到一半只有急急忙忙地回到英國處理這種鳥事。
結果不用多說,當然就是蒙巴頓勛爵被女王給訓斥了一頓之後(雖然蒙巴頓勛爵是女王的表哥),只好接受自己應該要退休的立場,還被女王說應該要多陪陪自己的家人(這邊之後就有說,愛麗絲公主其實就是蒙巴頓勛爵的姊姊,難怪第一季的時候親王會稱呼蒙巴頓勛爵為自己的舅父)。
其實蒙巴頓勛爵不滿自己被退休,說到底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是因為他老兄太過喜歡自己的名聲與權力了─要曉得,親自參與WWII的亞洲戰線,而且還活到1970年代,甚至還當上參謀總長這種高官,在當時是非常罕見的保育類動物。
除此之外,蒙巴頓勛爵因為太過喜歡名聲與權力,其結果當然就是造成他的自尊心太過強烈,無法接受自己在別人的眼中,早就已經是個過時、應該要時間休息的老將。
就連女王自己也有暗示,女王雖然不否認蒙巴頓勛爵的確是英國社會的菁英,但是他老兄其實早就已經到了該退休的年紀,而不是一直坐在自己被賦予的辦公室裡面,整天汲汲營營於自己的名聲與權威。
不過或許很多人都是這樣,自己原本擁有的名聲與權力被剝奪之後,就會想要用一些把戲來奪回這些東西─就連蒙巴頓勛爵這種著名的老將都有這種傾向了,可見名聲與權力是人人都戀棧的東西呀。
[II. 環繞女王與其親戚的各種事情:家庭、婚姻與男女關係問題]
1.
溫莎公爵:婚姻與家族問題的創始人
「我不想要讓我的人民看到,我去拜訪一個連自己的王位都留不住的人…想像一下,流亡異鄉會是什麼樣的感覺,我還寧可去死。」
─到歐洲訪問,順便前去拜訪溫莎公爵的前後,裕仁天皇如此評論溫莎公爵。
「當權者,眾議院裡面的老傢伙、還有我的家人,他們將我當成一個反叛者、一個威脅…太個人主義。人們總是以為這一切都是因為公爵夫人,因為我固執的結婚願望,但是當權者對我們婚姻的反對,反映出更深層次的問題─他們對我所代表的價值觀,以及自由思想的恐懼。」
─雖然溫莎公爵接受BBC採訪的時候,評論自己是個受到委屈而退位的前任國王,但是太后表示噁心、蒙巴頓勳爵表示不以為然、親王完全看不下去,只有女王平靜的看完採訪,而查爾斯頗感同情的看完節目。
作為溫莎王朝唯一一個因為婚姻問題(以及國際政治立場問題)退位的人,我們目前住在法國的溫莎公爵(Duke of Windsor,原名愛德華八世[Edward VIII]),大概可說是溫莎王朝婚姻與家族問題的創始者。
這一季溫莎公爵第一次登場的時候,就是與前來歐洲的時候,經過法國的裕仁天皇(Emperor Hirohito,也就是昭和天皇)見面。
十分有趣的是,溫莎公爵夫婦與裕仁天皇夫婦雖然拍了一張四人合照,但是兩方對於對方卻都有各自的見解─溫莎公爵認為裕仁天皇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幾次日本,而且是個離不開天皇位置的人;裕仁天皇則是認為溫莎公爵為了婚姻離開國王的位置,是個十分丟臉的人。
這個地方,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件事情─即便溫莎公爵有政治立場的前科(第二季有說明,溫莎公爵的婚姻是一個導致他老兄遜位的原因,而與德國納粹黨關係密切則是另外一個原因),但是他總是被當成不愛江山愛美人的人。
當然溫莎公爵為了自己的妻子離開了王位已久,此時的溫莎公爵早就已經成為了一個久病纏身,垂垂老矣的老人家了。
或許是為了想要在人生最後的時候保有自己的聲譽,也或許是想要讓遠在英國的大家可以重新認識自己,溫莎公爵在得知英國的某電視台要採訪自己的時候,欣然接受的電視台的專訪。
溫莎公爵接受了電視台的這場法國專訪,當然被英國王室的各位當成是帶風向的行為─太后表示一看到這個人就覺得賭爛,親王表示看到這個人就覺得噁心,蒙巴頓勛爵雖然沒有明確表示意見,不過似乎很是不屑。
不過溫莎公爵大概也沒有想到過,自己一個等同被英國王室放逐的人,雖然女王似乎並不對自己表示意見,但是卻得到了一個跨越輩分的朋友─查爾斯王子。
查爾斯王子以輩分來說,幾乎已經可以說是溫莎公爵的孫姪了,而如今的查爾斯王子在受封為威爾斯王子之後,大抵上受到蒙巴頓勛爵的管教(推測大概是蒙巴頓勛爵雖然退休了,但是還是需要找事情來做)。
但是當蒙巴頓勛爵得知查爾斯王子去過溫莎公爵的宅邸,並且詢問查爾斯王子自己的感覺的時候,查爾斯王子雖然說溫莎公爵的宅邸就像是一間怪異的帝王博物館,然而查爾斯王子與溫莎公爵的關係非常好,甚至是到了好朋友的地步。
溫莎公爵不僅喜歡陪查爾斯王子散步聊天,也喜歡跟查爾斯王子互相寫信當好筆友,還曾經將自己當國王時的一些東西給查爾斯王子看,甚至還知道查爾斯王子當時已經在與卡蜜拉交往(沒有錯,就是那位卡蜜拉,這個部分會留到下一個小條目來寫)。
女王也知道前任國王喜歡與未來可能成為國王的人見面,不過女王似乎並不打算表示意見,而且所知道的細節其實也不太多。
但是後來當溫莎公爵病危的時候,女王還是趁著出訪法國的時候,順便親自造訪了溫莎公爵在法國的宅邸。
十分有趣的是,此處就有暗示女王年紀還小的時候,似乎與當時還年輕的溫莎公爵關係不錯(兩人還互相為對方取暱稱),而且女王似乎也不那麼討厭自己的這位伯父─女王表示,自己雖然並非樂意成為女王,但是仍然認為溫莎公爵當初放棄這個機會,讓女王的人生有了截然不同的轉折(此處為正面意味)。
溫莎公爵最後決定將自己與查爾斯王子之間的書信交給女王,女王透過書信而得知,原來查爾斯王子有許多沒有表露的私生活與情感。
在女王探視沒有多久之後,溫莎公爵就因病逝世─對於英國王室來說,這雖然是一個長輩的死去,但是卻也同時是一個家族問題的創始者的離去。
畢竟溫莎公爵為了婚姻而放棄王位,導致太后對其不諒解(或許太后認為,自己的丈夫、女王的父親.喬治六世[George
VI]在二十年前因病離世,是因為被本來不可能落在自己頭上的王位大任所壓垮),還成為了整個家族詬病的對象。
不過溫莎公爵離世之後,反而還出現了另外一個家族問題的創造者─沒有錯,就是我們接下來要談論的查爾斯王子。
2.
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一切事出必有因
「真有意思,我離開的時候看著他們─我的母親、父親、祖母、阿姨、甚至是我的妹妹─的時候,我就想,『對他而言,看起來一定是這種樣子』…上一位威爾斯親王,他與他們不一樣。他更加聰明、更加風趣、更有獨立思維,也對自己更坦承,於是他們聯合起來對付他。他們以可怕的眼神看著我的時候,我才意識到,我剛剛才取代了他。」
─查爾斯王子對溫莎公爵有非常高的評價,但是很不幸的是,查爾斯王子本人並沒有那種為了自己的願望,而可以放棄自己所擁有的一切的決心,而這是查爾斯王子本人的盲點。
根據本劇的描繪(雖然依我之見,應該也有參考坊間說法),查爾斯王子(Prince Charles)與卡蜜拉.姍德(Camilla
Shand)最初認識的時候,是在約略1970年代初期,兩者都還在讀大學的時候。
當時卡蜜拉與自己的男友安德魯.帕克.鮑羅斯(Andrew
Parker Bowles)鬧脾氣,安德魯於是在朋友的介紹下與安妮公主認識,而卡蜜拉則是自己跑去貼正在追求自己的查爾斯王子。
就這樣子,一個貴圈真亂的情況發生了─安德魯跑去與安妮公主睡覺,查爾斯王子則是也跟卡蜜拉交往,而卡蜜拉與安德魯原本還是情侶。
問題就出在,查爾斯王子對卡蜜拉似乎非常有好感─雖然其中一個原因,大概是因為查爾斯王子雖然表現得很像是個不懂事的王子,但是卡蜜拉卻非常能包容他的行為。
不管怎麼說,查爾斯王子本人與卡蜜拉交往之後,剛好又歷經了一個溫莎公爵的葬禮(溫莎公爵於法國病逝之後,送回英國安葬),在鬧過一次逕自竄改講稿的事情以後,查爾斯王子認為自己變成了家族之中的怪人。
原來是因為查爾斯王子與溫莎公爵成為朋友之後,似乎很崇尚溫莎公爵,認為溫莎公爵是一個前衛而非常有個性的長輩,所以才會被迫成為與英國王室格格不入的人,而認為自己與溫莎公爵十分的相像。
然而當查爾斯王子在自己的腦中演著小劇場的時候,問題發生了─英國王室的長輩們似乎不太喜歡卡蜜拉,甚至還不怎麼贊同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交往。
太后認為卡蜜拉怎麼看都不像是適合嫁入王室的女人,蒙巴頓勛爵的看法,更是酸到了比醋還要酸,幾乎已經到了pH值的負數─蒙巴頓勛爵認為,卡蜜拉之於查爾斯王子,充其量只是為一個處男提供發洩精力的機會。
當然查爾斯王子或許能夠查覺到,自己的長輩對卡蜜拉有意見,只是他老兄可能並不曉得,自己的長輩對於卡蜜拉,竟然這麼有這麼多刻薄的意見。
其實蒙巴頓勛爵在查爾斯王子被送入海軍當兵,而去探訪查爾斯王子的時候,兩者雖然就有聊到關於卡蜜拉的事情,但是蒙巴頓勛爵卻十分的不以為意,甚至之後還私下認為查爾斯王子會被卡蜜拉勾搭,是因為自己看管姪孫不力。
太后與蒙巴頓勛爵一起找上女王,但是女王表示自己也是自由戀愛而與親王結婚,沒有道理自己的兒子不能自由戀愛,偏偏做為英國王室兩個長輩的太后與蒙巴頓勛爵,居然決定要堅持自己的主張,還強烈要求女王介入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兩人之間的關係。
非常碰巧的是,剛好查爾斯在海軍新訓結束以後,就被以新任初階軍官一口氣發派到了加勒比海地區,而在那之前,當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通電話的時候,查爾斯王子似乎發覺卡蜜拉又有與其他男人來往(此處推測可能是安德魯)。
然而王室的長輩機器動得非常厲害,查爾斯就如上面所提及,以新任初階軍官的身分被發派到加勒比海,而太后也暗中做出了做為非常有地位的人,最擅長的事情─搓湯圓。
靠著安排卡蜜拉與安德魯雙方的父母見面,卡蜜拉最後決定與安德魯結婚,而太后也在這樣子的情況之下,成功利用搓湯圓的手段,將卡蜜拉直接搓掉。
結果查爾斯王子當然十分的生氣(甚至還跑去跟女王抗議),但是他仍然被迫接受卡蜜拉與安德魯結婚的事情,並且在那之後前往加勒比海地區赴任。
但是如果我們看看這整件事情的話,我必須說,假如劇中所演的是真實而可信的話,那麼查爾斯王子與英國王室其實是在誤人子弟。
我們都知道查爾斯王子的第一任妻子是已故的黛妃,而現任的妻子才是卡蜜拉,但是很明顯的是,假如本劇所演真實且可據的話,那麼查爾斯王子早在認識黛妃以前,其實早就先認識了卡蜜拉。
然而當時的卡蜜拉很明顯並沒有真的與查爾斯王子有認真的關係,因為就如安妮公主所暗示的,大家其實都只是在玩玩而已,而查爾斯王子也不應該對卡蜜拉太過真心─問題就在於,查爾斯王子對卡蜜拉是真心的。
此外查爾斯王子雖然與溫莎公爵是好朋友,也很崇尚溫莎公爵,但是他老兄似乎始終不曉得一件事情─溫莎公爵可以為了自己的妻子放棄王位,然而他並沒有那樣子的覺悟,要為了追求卡蜜拉,而可以選擇放棄一切。
因此假如查爾斯王子真的是在不甘心自己追求卡蜜拉未果的情況下,在過了約略十年之後又與黛妃結婚,然後惹出我們現在所知道的對於王室的醜聞,以及查爾斯王子長時間以來一直並未擺脫的不好形象的話…
或許我們只能說,一切事出必有因─你當年種下了什麼樣的種子,你最後就會被迫收成什麼東西(You reap what you sow)。
3.
瑪格麗特公主與史諾登伯爵:因為丈夫外遇,就自己也搞外遇,絕對不是解決婚姻問題的方法
「東尼(指史諾登伯爵)與我永遠不可能放過對方,這不僅是因為離婚與我的信仰並不相容,而是因為,這就是我們喜歡的相處方式─戰爭是我們的愛情,殊死搏鬥是我們的交歡之舞,當我說我們只喜歡這樣子的方式,代表我們就是無法接受其他的方式…所謂的滿足是很枯燥的,而東尼與我並不喜歡感到滿足。」
─瑪格麗特公主自評,自己的婚姻其實是一場戰爭。
在查爾斯王子的事情被暫時性的擺平了之後,王室卻又遇到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似乎早就已經分居了的瑪格麗特公主與史諾登伯爵之間,婚姻上的問題。
此時的瑪格麗特公主與史諾登伯爵(Lord
Snowden)結婚已經一段時間了,而且連小孩都有了,但是兩人的感情似乎早就已經淡了,甚至還早就已經分居,各過各的生活。
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史諾登伯爵早就已經有外遇的對象,瑪格麗特公主對此憤憤不平,但是剛好遇到朋友邀請自己去玩,結果就在出遊的時候剛好遇到了一位小鮮肉─羅迪(Roddy)。
瑪格麗特公主的朋友都認為,雖然史諾登伯爵搞婚外情不可取,但是讓瑪格麗特公主勾搭羅迪這樣子的行為,等同於慫恿瑪格麗特公主搞婚外情。
不過另外一位朋友卻表示,其實羅迪與史諾登伯爵十分相似(紅色頭髮、高瘦體型、也是威爾斯人),甚至主張羅迪其實只是看起來比較年輕一點的史諾登伯爵,故得證瑪格麗特公主其實還是愛著史諾登伯爵
不管怎麼說,瑪格麗特公主與羅迪兩人似乎也玩得很開心─到最後,瑪格麗特公主甚至還有帶著羅迪與其他的朋友,一起到海外度假。
但是人如果倒楣,種胡瓜也會得到菜瓜─雖然瑪格麗特公主最初是抱著示威的心態,找小鮮肉一起去海外度假,但是偏偏她自己實在是太不小心了,居然會還在度假的時候,剛好就被狗仔拍到兩人一起做日光浴的場面。
結果瑪格麗特公主突然就變成了英國各媒體的頭條,太后氣得要將瑪格麗特公主叫回家,甚至就連史諾登伯爵自己也都知道了這件事情。
當然瑪格麗特公主回到宅邸之後,其實免不了與史諾登伯爵吵架與打架,但是沒有想到最後羅迪竟然在夫婦吵架的過程中跑掉,而史諾登伯爵則是宣告要與瑪格麗特公主離婚。
受到打擊的瑪格麗特公主竟然一病不起,甚至還想要吃安眠藥自殺,鬧得就連女王都十分擔心,還親自上門去探望瑪格麗特公主,甚至企圖利用其他的新聞來帶風向,避免大眾過度關注瑪格麗特公主的婚姻觸礁。
如果綜觀這件事情的話,瑪格麗特公主雖然也有錯(抱著莫名其妙的示威心態找小鮮肉,最後卻落得裡外不是人),但是史諾登伯爵其實是比較卑鄙的一方。
畢竟這整件事情雖然肇因於兩人感情變淡,但是史諾登伯爵搞外遇,其實是有錯在先,他再怎麼說也都沒有那樣子的立場或是資格,因為瑪格麗特公主外遇就說要與對方離婚。
而且其實女王也有暗示史諾登伯爵,應該要顯辦法維持與瑪格麗特公主之間的婚姻,但是史諾登伯爵似乎認為兩人感情變淡並非自己的問題,反而認為應該是瑪格麗特公主的問題。
只是兩個人是在餐會上認識,最後竟然變成互相搞外遇,還為了鬧離婚弄得這麼難堪…一定要說的話,我還是覺得這件事情整體來說,終究還是史諾登伯爵的鍋子。
[III. 其他探討與分析]
因為打到這邊的時候已經來到WORD的第十三頁了,為了要盡量在十五到十七頁以內可以完結,是故這一部分只挑選兩個地方來寫。
1.
菲利浦親王、羅賓.伍德茲與三位太空人:科學、信仰與崇拜心理
雖然之前就有提到我們的親王與自己的母親的關係,但是如果要說的話,我們還是可以在親王身上看到一些有趣的事情。
在月球登陸的年代,大家都非常的瘋狂於太空人登陸月球,而親王其實也是一個非常著迷於月球登陸的人。
但是親王的著迷程度,卻也造成了另外一件事情─親王開始認為宗教十分的沒有意義,甚至認為宗教其實只是一群蠢蛋聚在一起說沒有用的蠢話。
當然這整件事情的起因,是因為每周日的固定禮拜,親王都覺得負責講道的老牧師實在是講得太無聊,讓自己都一直想要睡覺,還跟女王抱怨這件事情。
女王自然也發現很多人都在牧師講道的時候,不是在打瞌睡就是在打呵欠,甚至當女王提起親王的疑問的時候,連老管家都非常同意女王的意見。
為了要讓講道成為不那麼無聊的活動,女王決定請原本的老牧師退休,並且另外雇用一個新的牧師─這個新的牧師,名為羅賓.伍德茲(Robin
Woods)。
伍德茲初次與親王見面的時候,就被親王碰了一個軟釘子(親王表示新來的牧師不論是找誰,對他而言沒有差),而後來伍德茲則是在與親王稍微聊了一下之後,跟親王借了一棟屋子來使用(雖然後來周日禮拜的時候,親王完全是直接翹掉禮拜,跑去練馬球)。
於是某日當親王要出門的時候,伍德茲又找上了門,還邀請親王與自己的朋友一起聊天─親王表示我還有正經事要做,但是如果只是陪一群生活沒有目標與重點的人聊天的話,還是有那麼一點時間的。
結果當然就是親王發現伍德茲借用的屋子變成了一個聊天屋,而他在聽了伍德茲與其朋友們的談話之後,竟然對他們大酸特酸,然後接著轉身就走─因為親王認為,伍德茲與其朋友們如果有時間整天想一些有的沒有的東西,還不如起身將屋子打掃乾淨。
剛好當時正值太空人們登陸月球回到美國,並且到世界各國參訪的時候,親王因為實在是太崇拜這些太空人(他將太空人當成自己的表率,甚至是當成自己的偶像),於是想要與這些太空人私下見面。
沒有想到這些太空人實在是太過平凡,甚至平凡到了連親王都傻眼的地步,而且當親王問過對方問題之後,對方的第一個問題竟然是親王住在白金漢宮裡面感覺如何,讓親王尷尬癌直接爆表。
剛好親王的母親.愛麗絲公主過世,而親王則是在經過了與太空人交談卻尷尬的鬧劇之後,發現原來自己將所有的信仰都注入太空人,而且後來也找上伍德茲與其朋友們之後,承認自己其實是個信仰不足的人。
其實這並不能說是親王的信仰不足,而是應該說是親王將自己的信仰,投射在自己所崇拜的太空人身上,而忽略了自己其實本來具備的信仰。
伍德茲其實也沒有做出什麼事情,他雖然在受雇為新的牧師之後,用更有趣的方式講道,但是假如說他真的與親王之間做了什麼事情的話,大概就是親王向他坦承自己喜歡當酸民,而且還將信仰放錯了地方。
不過說來有趣,親王與伍德茲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感覺就只是一邊喜歡酸人,另外一邊則是四兩撥千斤只負責微笑,到最後兩人居然會成為朋友。
或許親王之所以一開始看待伍德茲,以及後來看待伍德茲的不同,是因為親王終於選擇不要太過拘泥於自己的主觀意識。
2.
瑪格麗特公主與林登總統:庸人自擾的「二號人士」心理?
先前提及的瑪格麗特公主,其實是個想要成為女王卻只能當公主的人,因此從小一直很自卑的認為自己只能當二號人士(Number Two)。
十分碰巧的是,劇中似乎也有另外一個人,有著相似的問題─遠在大西洋的另外一端,住在白宮裡面的林登.B.詹森(Lyndon
B. Johnson)總統。
由於一些英國與美國之間的金融問題,我們的執政黨工黨首相似乎非常希望可以與林登總統一起對談,但是不知為何,林登總統似乎一直對於與英國高層對談感到興致缺缺
結果後來在林登總統一次與下屬的對話之中,我們才會發現原來林登總統似乎並不喜歡被拿來與已故的JFK(就是第二季的時候,短暫出場過的甘迺迪總統)相比較,也似乎認為英國人一直在怠慢他
雖然林登總統對自己的下屬這麼暗示,但是遠在英吉利海峽另外一端的執政黨,當然是一直搞不懂林登總統到底在想些什麼
首相猜測林登總統或許是想要與王室級別的人見面,於是就在瑪格麗特公主與史諾登伯爵一起去美國的時候,安排瑪格麗特公主與林登總統一起吃晚餐
本來眾人還在擔心,如果過去的人不是女王而是公主,會不會又造成林登總統鬧彆扭,沒有想到瑪格麗特公主出席林登總統宴會,竟然是個大成功
宴會成功歸成功,但是首相似乎十分的尷尬─原來是因為瑪格麗特公主與林登總統在宴會上玩得太開心,甚至開心到兩人不僅一起大聲談笑,還在宴會後的娛樂節目上一起開黃腔
由於瑪格麗特公主的出訪十分的成功,因此女王自然也不方便多說什麼,但是想到瑪格麗特公主的樣子實在是太不端莊,女王似乎也不太敢再安排瑪格麗特公主出訪了
其實要說整件事情的話,首先最有趣的是瑪格麗特公主到了美國以後,是在機場受到女王待遇,這似乎首先就讓瑪格麗特公主十分愉快
其次,瑪格麗特公主與林登總統似乎十分的氣味相投,否則就不會出現兩個人從晚宴到娛樂節目都在一起談笑的情況
最後,或許就像瑪格麗特公主是個無法成為女王的公主,林登總統原本也是個無法成為總統的副總統
當然了,瑪格麗特公主對此似乎存有自卑之心(因為自己的姊姊是女王,堪稱英國的門面人士),而林登總統也有相似的情況(因為JFK實在太有名了,而且自己可以當上總統,居然只是因為JFK剛好被暗殺)。
除此之外,雖然這樣子比較是個有些奇怪的方式,不過兩人似乎都是屬於比較平凡而普通,甚至是稱不上為言行堂堂的人。
或許就是因為瑪格麗特公主與林登總統有些地方十分相似,所以兩人才會十分的氣味相投,也因此讓林登總統辦了一個非常滿意的晚宴。
只是瑪格麗特公主的言行,大概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結語:女王的銀禧年登基紀念日]
我們這一季到了最後,以女王的銀禧年登基紀念日收尾,不過很顯然在這幾年之中,王室發生了不少大大小小的事情。
其中一個被遮掩起來的就是瑪格麗特公主的婚姻問題,而一個留到後來的大問題則是查爾斯王子與卡蜜拉之間的關係。
這一季結束之後,接下來大概有望從1970年代直接接到1980年代,至於第四季究竟會演些什麼,就只能到時候再來看看了。
*
這次的文章一不小心就寫了WORD的十七頁,最後還草草收尾,也不曉得相比於自己過去寫的文章,到底是寫得比較好,還是寫得比較不好。
而且雖然有些主題是我有興趣的,但是也有一些其他主題(查爾斯王子的威爾是親王就任典禮、女王的畫作鑑定師其實是間諜)是被我跳掉的,但是基本上這篇文章其實這樣子就好。
總之我要說的,舊式這次的文章就先這樣,之後大概再來看看要寫哪個系列影劇的文章,而且老實說,這篇文章其實應該是要二月就已經產出來的…(掩面
最後就還是一樣,因為文章大多數都是主觀看法,如果路過並且看了這個文章的大大有任何看法或是想法的話,或者甚至是不贊同的地方的話,敝人也絕對歡迎在底下留言。
幻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