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之前寫的探討與分析文章都是以影集為標的的文章,所以這次想到說可以以小說為標的,於是這篇文章就誕生了。
<李維斯夫人(The Lady of the Rivers)—在命運之輪上,悄悄地看著歷史的女性>
一開始看到這本小說的時候,還以為說女主應該是與河流有關,不過後來才發現原來Rivers是英國中世紀的時候的一個頭銜。
寫了《李維斯夫人》這本小說的作者,是英國十分有名的一個女性歷史學者與歷史小說作家—菲莉帕.格雷戈里(Philippa Gregory)。
事實上《白玫瑰公主》與《李維斯夫人》都是格雷戈里寫的《表親戰爭》系列(The
Cousins’ Wars Series)作品中,一部分的作品。
《表親戰爭》系列的開端是《白玫瑰王后》(The
White Queen),《白玫瑰公主》是《白玫瑰王后》三部曲的續集,而《李維斯夫人》則可以說是《白玫瑰王后》三部曲的前傳
之所以叫做《表親戰爭》系列,是因為我們都知道的英國玫瑰戰爭(The War of Roses)的兩個大宗參戰方—約克家族(House
of York)與蘭開斯特家族(House of
Lancaster)—其實都來自更早之前的英國國王.愛德華三世(Edward III)的血統。
需要注意的的,有幾個部分:(一)格雷戈里的作品,都是以英國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的歷史為題材,《表親戰爭》系列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二)格雷戈里所著作的作品,都是以歷史上鮮少被提及的女性為視角 ; 以及(三)格雷戈里的作品,或多或少了摻雜魔幻色彩,感覺上卻又有些合理的穿鑿附會。
[玫瑰戰爭(The War of Roses):殘酷而凶狠,名副其實的表親戰爭]
在我們開始講這個作品之前,無法被跳過的,其實就是這個作品中的歷史—玫瑰戰爭在這個作品,可以說是構成上佔了很大的一部分。
在玫瑰戰爭之前,英國是先後由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四世(Henry
IV)與亨利五世(Henry V)主政,而後者則是展開了英法百年戰爭的那個國王。
後來亨利五世早逝並且亨利六世(Henry VI)即位,而玫瑰戰爭的爆發,是因為約克公爵拒絕效忠於無能的亨利六世,因此藉口自己的血統自立為王。
所以如果將時間表攤開來看的話,我們會發現玫瑰戰爭的時間點,有很大的一部分是與英法百年戰爭重疊的。
中世紀的英國(以及歐洲的其他國家),都可以藉口自己帶有君王的血統,而只要武力夠強大,就能夠藉由武力篡奪王位。
玫瑰戰爭的爆發,是因為約克公爵藉口自己與亨利六世來自相同的血統,而英法百年戰爭的爆發,則是因為亨利五世藉口自己與法國的國王來自相同的血統。
所以各位大大就可以看到,基本上血統是多麼重要的東西—後來十六世紀的西班牙皇帝卡洛一世(Carlos I)就是因為血統上,同時來自西班牙與神聖羅馬帝國,所以才能夠是西班牙皇帝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
好吧,一不小心扯遠了…總之英國的玫瑰戰爭對於英國社會的破壞力,其實並不亞於英法百年戰爭對英國社會的破壞力。
在玫瑰戰爭期間,英國很有可能因為某處的一場戰役,而導致英國有一半的人口就直接在戰場上消失,因為政治立場造成的父子相殘與兄弟同室操戈的情況,在那個年代也不是新聞。
一個約克國王都可以因為武力而登上王座,但是卻也可能因為武力不如後來的另外一個蘭開斯特國王而落跑(反之亦然)。
不過十分有趣的是,或許就是在這樣因為戰亂而混沌的社會,女性反而才是真正能夠看著命運之輪(Wheel of Fortune)轉動的人。
[賈克塔.伍德維爾(Jacquetta
Woodville):勇於突破中世紀的女性隨波逐流的命運,開創自己命運的女性]
雖然說賈克塔以現代的觀點來說,可以說是在中世紀的英國,十分前衛的一個女性,但是她年輕的時候卻也完美的詮釋了何謂中世紀的女人。
本來只是盧森堡(中世紀的時候,盧森堡是法國的一部分)貴族千金的賈克塔,因為某天被亨利六世的叔叔.貝德福德公爵(Duke of Bedford)看上,於是年紀輕輕就嫁給了這位年紀可以當她的父親的大叔。
賈克塔莫名其妙成為貝德福德公爵夫人,但是貝德福德公爵本人卻更加的莫名其妙—因為貝德福德表面上雖然是王室重臣,私底下卻是個著迷於煉金術與神祕學,總是將煉金術與神祕學用於占卜英國國力的人。
作品中暗示賈克塔小的時候就已經有預言的能力,而貝德福德會看上賈克塔並非因為他喪妻而在看到賈克塔之後,想要一個續絃,而純粹就是因為他想要借用賈克塔預言的能力。
{*附註1:假如依照作品中的描繪來看的話,賈克塔以那個年代來說,大概是足以稱得上是美女的那種女孩子。而貝德福德因為聽說了賈克塔的能力,所以才會藉口說要迎娶續絃。}
然而貝德福德並不愛賈克塔,而且他老兄本人似乎…某一方面不太行(而且也為了自己著迷的神祕學,堅持讓賈克塔維持處子之身),除此之外他自己其實因為公務繁忙,所以根本沒空理會這位年輕的妻子—真正經常陪著賈克塔的,反而是他的隨從.理查。
因此最後當貝德福德積勞成疾,在法國病逝之後,反而變成說是賈克塔與這位已經暗戀她很久的理查祕密結婚,然後接著在英國定居。
{*附註2:雖然說有點超展開,但是賈克塔後來會與理查再婚,其實算是非常合理的:(一)理查的年齡(貝德福德逝世時約三十歲),本來就與賈克塔(喪夫時約略十八歲)比較接近
; (二)其實貝德福德因為公務在法國跑來跑去的時候,根本都是理查陪著女主人,要是說兩人之間完全連1%的情愫都沒有,鬼才相信。}
後來理查與賈克塔祕密結婚,並且在回到倫敦,等到亨利六世承認賈克塔再嫁的婚姻合法之後,才給了理查李維斯男爵(Baron Rivers)的頭銜—沒有錯的,賈克塔的李維斯夫人頭銜,就是這樣來的。
在李維斯夫婦定居於倫敦的期間,英國損失了其在法國的領地,而亨利六世為了不要讓自己在戰爭中顯得太沒面子,於是暫時協議和平而迎娶了法國公主.安茹的瑪格麗特(Margaret of Anjou)回到倫敦。
而在這段期間,賈克塔與理查生下了許多的兒女,並且也將他們的長女—伊莉莎白.伍德維爾(Elizabeth Woodville,也就是後來的白玫瑰王后)—嫁給了當時的另外一個附庸貴族.格雷(Grey)。
然而亨利六世的無能以及瑪格麗特的權威欲望(瑪格麗特想要在倫敦內部,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王后權威),在經過倫敦的一些混亂之後,最終導致了玫瑰戰爭的爆發。
由於幾次宮中權力的變動,原本在倫敦頗具人望與威望的約克公爵(Duke of York)最後不滿自己大權旁落,於是帶著自己的附庸貴族起而反叛亨利六世。
於是約克公爵與其黨羽都配戴白玫瑰作為約克的標誌,而原本亨利六世的黨羽則都配戴紅玫瑰作為蘭開斯特政權的標誌。
幾經戰鬥,約克公爵在攻入倫敦自立為王之後又被突襲而死於亂戰之中,亨利六世也在戰爭中死了幾個身邊的親信貴族。
最後約克公爵的長子.愛德華用武力趕走了亨利六世與安茹的瑪格麗特,並且自立為王,成為愛德華四世(Edward IV)。
在玫瑰戰爭的這段期間,賈克塔與理查雖然都是向蘭開斯特政權效忠,其親家也是向蘭開斯特政權效忠,但是伊莉莎白的丈夫.約翰(John
Grey)死在戰爭中,而賈克塔的幾個兒子也在戰爭中向愛德華四世投降。
於是家產被沒收的伊莉莎白回到賈克塔的家中,而最後愛德華四世則是帶著自己的軍隊,來到賈克塔的家門口宣告只要李維斯一家向他效忠,他就願意將伊莉莎白的家產還給伊莉莎白—這個作品在這個地方,就結束了。
[探討:中世紀的女性]
1.
獵巫:莫須有的罪名,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I
don’t know. I am a simple girl with no learning. How would I know?”
「我完全不知道呀。我只是個沒有學過任何東西的普通女孩,我怎麼可能會曉得呢?」(作品前期的時間點,當聖女貞德被指控是巫女,甚至被指控使用黑魔法的時候,她只能無奈地如此自我辯解。)
雖然說作品中因為獵巫而便當的人,其實好像也就只是一隻手就能數出來,不過其中卻提及了一個非常有名的受害者—聖女貞德(Joan
of Arc)。
啊,不好意思我放錯圖了,應該是這張才對…
根據作品中的說法,聖女貞德是被賈克塔的父親帶領的部隊捕捉,然後接著被賈克塔的父親軟禁起來。
賈克塔的父親只是軟禁聖女貞德,是因為其認為法國的軍隊是貞德帶起來的,而法國的國王也是被貞德拱上去的—所以只要法國沒了貞德,法國自然而然就會隨著時間過去而爛掉。
然而後來貝德福德前去法國偵查,便決定採用激進的手法處理貞德—貝德福德首先誣告貞德是魔女,接著就不眠不業的連用好幾天的時間拷問貞德,最後再逼貞德承認自己的罪狀。
所以結果我們都知道,那就是聖女貞德最後被貝德福德弄上了火刑架,然後給貝德福德用一把火燒死了。
{*附註3:其實很有趣的是,作者似乎認為(也主張)聖女貞德很有可能真的是有上帝的幫助,才能夠完成一個農家少女不可能完成的豐功偉業。除此之外,根據作者的描述,聖女貞德其實在言行上與男性十分相似,或許作者認為貞德很有可能其實是因為有些男性化的特徵,才能讓她在戰場上被法軍信服。}
除了聖女貞德以外,另外一個受害者就是作品中,被懷疑是想要利用巫術加害於亨利六世的女子—喬德美茵(Margery
Jourdemayne)。
在作品中,只是個常常採集藥草的喬德美茵因為被懷疑使用土製人偶,想要詛咒亨利六世,結果最後也是被裁定為巫女而被丟上火刑架燒死。
其實在中世紀的時候,英格蘭蘭開斯特政權的火刑是非常有名的—任何身分並非貴族的女性,都很有可能會因為被誣告為巫女,就被進行宗教審判然後丟上火刑架。(如果是貴族女性的話,就會在經過一連串沒日沒夜的審判之後被當局裁定軟禁到死,而這樣的裁定在當時已經是最好的待遇了。)
而且事實上,不只被誣告為巫女會導向火刑,甚至就連提出與王室不同的宗教主張,也還是會被導向火刑—英格蘭歷史上鼎鼎有名的獵巫(Witch-hunt),其實就是蘭開斯特政權的名產。
2.
婚姻:無法選擇婚姻對象,嫁了之後也只是成為丈夫的財產
“At
this moment of his death he sees me as an object transmuted into gold; he does
not see me, he does not love me, he does not want me for myself.”
「在他(指貝德福德)逝世之際,他將我視為一個被便成了黃金的物品。他並未正視我,他根本不愛我,他從來沒有想要為了我而渴求我(指情慾方面)。」 (當貝德福德即將逝世之際,他要求賈克塔在夕陽的照耀下褪下衣服,用裸體的姿態擺出女神的姿勢。而由於貝德福德只回答自己很高興在死前看見了金光閃耀的少女,賈克塔在心中作出了這樣的獨白—一直以來,她充其量都只能算是貝德福德的財產,而非貝德福德的妻子。)
其實賈克塔的遭遇,可以說是與大多數中世紀的女性相去不遠—中世紀的女性普遍被視為丈夫的財產,以及丈夫的孕母兼管家婆。
在這個作品中,貝德福德會迎娶賈克塔只是為了想要謀求自己的利益—賈克塔對貝德福德來說,大概真的只是貝德福德的家產的一部分。
而且更可悲的是,像賈克塔這種類似政治婚姻的情況,其實是很難幸福的—更何況我們現代雖然都是先交往再結婚,但是那個年代的情況基本上比較像是先結婚再交往。(當然了,除非丈夫某天葛闢,否則是不可能離婚的)
除此之外,作品中也暗示,女性嫁給男性之後,其實有生下兒女的壓力的。(尤其是夫妻必須有經過行房,而且還必須生下兒子)
例如貝德福德因為那方面不太行,於是就用匕首在自己的手臂上劃了一刀,然號將自己的血滴在床鋪上,假裝那是賈克塔的處女之血。
而安茹的瑪格麗特剛嫁到英國的時候,因為亨利六世疑似身體太過虛弱,沒有辦法與她行房,結果就招致瑪格麗特的著急,乃至有紅杏出牆的傾向。
雖然婚姻對於女性來說,其實十分的不公平,但是當時也有一些女性十分高端,找到了一個解脫的方法—再嫁。
3.
再嫁:雖然只是特例中的特例,但是仍然存在這樣的情況
“I
despised Owen Tudor for conceiving a child on the queen he should have served,
a man who ruined a woman he should have laid down his life to protect—and now I have been as selfish as
him!”
「我鄙視歐文.都鐸與自己應該侍奉的女王,一個他應該要為了保護而捨棄自己性命的女王,發生關係而產下兒女的行為—但是現在這樣,我卻反而變得跟他一樣自私!」(當理查與守寡的賈克塔發生了關係之後,他責備自己的行為,與自己所鄙視的人如出一轍。)
對於中世紀時候的貴族女性而言,丈夫過世乃至自己守寡之後的去處,當然只有一個最合適的去處—成為修女,然後永遠不再婚嫁。
而對於中世紀的整體貴族而言,與一個守寡的寡婦(尤其當那個寡婦的地位,比你高出了好幾階的時候)發生關係,其實也是一件很容易受人鄙夷的行為。
但是中世紀的時候,賈克塔並不是第一個搞再嫁的女性,因為她還有一個在她之前,比她更前衛的先行者—亨利五世之妻.瓦盧瓦的凱瑟琳(Catherine of Valois)。
凱瑟琳在守寡之後,與當時還只能算是低階貴族的歐文.都鐸發生了關係,結果生下了與亨利六世為同母異父的兄弟。(沒錯,歐文.都鐸其實就是後來的都鐸王朝的開創者.亨利七世的祖先,所以都鐸王朝講難聽一點其實是私生子王朝)
因為這樣的緣故,原本在英國只算是低階貴族的都鐸因為受惠於凱瑟琳,所以才會在玫瑰戰爭時期成為蘭開斯特政權的附庸。(不過雖然大多數認為歐文.都鐸與凱瑟琳發生關係,但是兩者之間的婚姻是否真的存在,其實現今尚存疑問)
賈克塔與凱瑟琳的情況,其實是一樣的—她在守寡之後與理查.伍德維爾發生了關係,生下了兒女,婚姻還是最後經過亨利六世特准才合法化的。(要不然依照原本輩分來看,貝德福德是亨利六世的叔叔,賈克塔還是亨利六世的嬸嬸哩)
雖然說賈克塔的婚姻是有經過特赦,不過大概並非每個中世紀的女性,都能夠跟賈克塔一樣幸運—因為更多中世紀女性守寡後的去處,依然是修道院。
[分析:魔幻色彩]
1.
命運之輪(Wheel
of Fortune)
“We
are all on fortune’s wheel…Without a doubt we will rise. We may fall.”
「我們都在命運之輪上…我們無疑會步向興盛,但也可能會步向敗亡。」(賈克塔用塔羅牌占卜的時候,對自己的丈夫.理查說明「命運之輪」這張卡的意義)
其實命運之輪這張卡片在塔羅牌的意義中,不外乎就是生命變化無常,任何興隆與衰敗都並非永恆—興隆者可能將會衰亡,衰敗者亦可能將會興隆。
雖然這張卡片在整個作品魔幻色彩的部分中頻頻出現,但是如果仔細觀察的話,就會發現命運之輪的概念貫穿了整個作品。
英國一開始在法國的戰爭非常順利,但是最後英國失去了其在法國的所有領地,甚至還瀕臨被趕出法國的危險。
安茹的瑪格麗特在宮中用自己的權威建立了小型集團,但是最後因為倫敦中低階貴族的反對,導致大權旁落到約克公爵手上。
約克公爵因為不滿後來權力又被瑪格麗特奪走,於是回到己的領地自封為王,但是平衡卻馬上因為約克公爵與亨利六世之間的衝突被破壞。
在玫瑰戰爭的初期,約克公爵雖然取得上風,甚至還攻陷倫敦之後自立為王,但是他卻接著又被亨利六世的勢力擊潰,還導致自己在亂戰之中慘死。
而回到了倫敦的亨利六世也沒有威風多久,馬上就遇到約克公爵之子.愛德華四世的復仇,結果一口氣被趕出了倫敦,換愛德華四世坐上王位。
所以這個命運之輪的意象,或許是要告訴讀者一個道理—歷史恆常變化,任何事物不可能恆常,因此才更應該謹慎的注意下一步。
2.
煉金術、神祕學與預言
“My
alchemists, my astrologers tell me that I need someone with your gifts.”
「我所僱用的那些煉金術師,以及我所僱用的那些星象學者都說,我需要一個妳所擁有的能力(指預言能力)的人。」(貝德福德揭露自己對於煉金術與星象學等神祕學領域的著迷,以及自己會迎娶內心純潔的賈克塔,是因為想要得到賈克塔的預言能力。)
其實在作品中,貝德福德雖然是神祕學領域的人,但是具備了預言能力的賈克塔,其實也是屬於這一範疇的人。
貝德福德著迷於神祕學,是因為他想要用自己在這一方面的能力,來為自己校中的國王以及國家占卜—其實這一部分,他就與《權力的遊戲》(Game of Thrones)中的史坦尼斯.拜拉席昂(Stannis
Baratheon)很相像。
貝德福德是以國運作為標的物來進行占卜,史坦尼斯則是以自己的權勢作為標的物來進行占卜—可見神祕學在中世紀的時候,應該是很流行的。
當然了,雖然歷史上並沒有提及神祕學,但是這並不代表神祕學在歷史上從來沒有存在過—或許貝德福德真的有這樣的傾向,誰知道呢?
[結語]
其實真正的歷史,或許並沒有像作者寫的這麼精彩—因為歷史會留下的,往往只有大事件,而非小細節。
不過這樣也凸顯,作者其實很善於利用一些自己的推測與主張,來寫出這套歷史小說,讓這套作品不會太無聊。
更重要的是,這次榮登了敘事者角色的主角,居然還是另外一個我們在歷史上完全陌生的中世紀女性呢。
雖然這篇文章也還是或多或少摻雜了自己的主觀看法,不過最後也還是希望如果有大大路過看到這篇文章的話,能不吝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幻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