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與文化專題 《失樂園》(Paradise Lost)與其時代背景>
[I.從斯圖亞特王朝(House of Stuart)到英格蘭聯邦(English Commonwealth)]
雖然我們普遍將英格蘭文藝復興以伊莉莎白一世駕崩為界,分成伊莉莎白一世與十七世紀前期這兩個時期,但是這種界線對當時的人來說並沒有意義。
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當時仍舊處在宗教紛爭的年代,而且當伊莉莎白一世駕崩的時候,諸如莎士比亞(William Shakespeare)與強森(Ben Jonson)這類的文學家在文壇上的影響力仍是如日中天。
何況此時的歐洲,仍然是在宗教紛爭的年代—一個光是教派不同就可以讓好幾個國家互打免錢,相較於國家更注重宗教的時代。
早期十七世紀直到英格蘭清教徒革命爆發,導致君主制體制在那段期間徹底崩潰之前,基本上都可以說是都鐸王朝的文化與社會的延續。
1.
詹姆士王時期(The Jacobean Era):1603-1625
當伊莉莎白一世在沒有留下子嗣的情況下駕崩之後,作為伊莉莎白的表弟的詹姆士一世(James I)便從蘇格蘭來到英格蘭,同時兼任兩地的國王。
對於當時英格蘭的人們而言,繼承了伊莉莎白一世王位的人是個正逢壯年時期的男性,是一個再好不過的選擇。
不過詹姆士一世是個絕對專制體制的崇拜者,而且當他老兄來到英格蘭當國王以前,他就已經針對君主專制體制這一政治體制的主張為主題,寫過兩本書了。
然而,或許是因為詹姆士一世並不像伊莉莎白一世那麼的…有領袖魅力,所以他其實無法有效地如自己盤算搞君主專制,而是必須配合著國會。
但是十分奇妙的是,或許是因為詹姆士一世本身在英格蘭宮廷的融入能力十分的強,他很快的就成為了文藝復興時期英格蘭宮廷的另外一個核心—王室成為了文化的核心,而這也在一些方面強化了英格蘭的宮廷文化。
因為詹姆士一世本身十分崇尚中世紀的騎士精神,詹姆士一世常常喜歡在宮廷裡面搞騎士受封典禮,而且也經常性的贈與許多大臣貴重的禮物。
除此之外,詹姆士一世也經常將外形好看(而非著重能力)的大臣升官封爵,這也因此導致宮廷中總是有誰與誰搞基的八卦—雖然很微妙的是,男性之間的友誼也是因為這樣,而經常被用來當成友情的最終理想型態。
不過也是因為詹姆士一世本身是個…喜歡享樂的人,再加上他自己的王家家庭開銷也很大,所以就變成說王室的財政經常性的瀕臨危險臨界點。
然而即便詹姆士一世本身性格有些愛好…虛榮,但是詹姆士一世到了英格蘭之後,對於英格蘭最大的影響,大概就是請英格蘭國教的教會人員來進行《英王欽定聖經》(King James’s Bible)的編譯。
以文化的層面來說,這個《英王欽定聖經》的編譯等於是首個以英語編譯而成,而非經由外國語言輾轉編譯而成的聖經—換言之,就是英語在英格蘭,終於首次成為了書寫聖經的語言。
雖然說詹姆士一世並不算是非常高端的君王,不過詹姆士一世在即位後馬上就與英格蘭的宿敵.西班牙帝國簽署和平條約,而讓英格蘭能夠避免1618年以降歐陸血腥的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並且讓英格蘭人繼續在太平洋與北美洲活動。
此時的英格蘭已經進入了農業與工業社會銜接的轉捩點,已經開始有人在英格蘭的山區進行礦物的開採,也有所謂毛皮出產與加工的輕工業的出現—我們現代社會所謂的商業與資本主義的雛形,已經開始慢慢出現了。
不過就如都鐸王朝一樣,宮廷文化仍然是英格蘭文化的核心—詩詞寫作與賞讀是貴族的專利,戲劇的表演與針對戲劇的贊助(Patron)則是由王族與宮廷主宰。
而當時的人們認定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東西都是有階級之分的—不僅人與人(從王族到平民)之間依照階級區分,家庭之中存在著階級,就連花草樹木與動物之間,乃至神學的概念(從上帝到天使再到人類)之中,也都存在著上下階級之分。
這種將上至神界,下至人類與動植物都依照階級區分的概念,是屬於十六世紀後期就已經存在的一種概念—階級鎖鏈(The
Chain of Being)。
階級鎖鏈的意義即是在於,你是位處於什麼階級的,就做好你的本分—例如在一個家庭中,假如你是弟弟,那就做好弟弟的本分,不要去僭越父兄的本分,不然就很有可能會招致災難。
這種如果不安分守己就會造成家庭與社會的毀滅,乃至招致自滅的悲劇的概念,讓詹姆士時期悲劇(Jacobean Tragedy)變成此一時期的頭號戲劇創作題材—莎士比亞的《李爾王》(King Lear),其實多少也有這種色彩。
不過雖然舊觀念仍然主宰著社會,但是新的觀念卻已經開始成形—尤其一些常常在英格蘭殖民地到處跑的冒險家帶回未被見過的動植物,以及醫學與科學方面的進步,讓新舊觀念同時並存。
而作為古典經驗論的始祖,而且也因為提倡歸納法而深深影響了十七世紀的英國的培根(Francis Bacon),其實也是這個時代的人—其主張以觀察與實驗為主軸的科學理論,而且也將自己的主張寫成散文。
不過也是因為散文在這時候被從法國引入英國,因此散文就成為了後來英國的思想家與科學家表達自己的主張,乃至提出自己的科學理論的方式。
2.
查理王時期(The Caroline Era):1625-1640
在詹姆士一世駕崩之後,查理.斯圖亞特繼承了父親的王位(有趣的是,其實查理是詹姆士一世的次子,但是由於查理的哥哥早夭,所以才會由他繼位),並且成為了查理一世(Charles I)。
從各方面來說,查理一世可以說是延續了伊莉莎白一世與詹姆士一世留下的宮廷文化,而且還有稍加強化的傾向。
在查理一世即位之後,本身崇尚中世紀騎士美德的查理也有部分與父親一樣的傾向,而查理一世與其妻子因為成為了宮廷文化的核心,國王與王后也自然成為了宮廷詩人寫詩用上的題材。
而宮廷中的詩人不僅將騎士的美德用於題材,宮廷中的詩人在寫作上也傾向於使用許多華麗的詞藻,題材上也更趨近於專門從貴族生活尋找題材。
相較於伊莉莎白時期與詹姆士王時期,英格蘭的戲劇在查理王時期更是為宮廷所主宰,而面具舞蹈與華麗的戲服裝扮也在查理王宮廷中更為流行。
除此之外,查理一世與父親一樣都是屬於主張君主專制體制的人,而這也導致他很容易就會與英格蘭的國會起爭議。
雖然說查理一世即位之後,以有效率的方式改善了原本因為必須同時兼顧國家支出與宮廷支出而風雨飄搖的王室財政,還順便終結了詹姆士一世積欠國會的債務,但是查理一世本身的悲劇就是在於他老兄…在一些方面眼白太多了。
或許是因為妻子是法國人,而查理一世也是因此受到天主教的影響,所以查理一世十分推崇在教堂內部架設華麗的祭壇,並且使用豪華的擺飾。
除此之外,查理一世也推動父親未被實現的主張,想要讓英格蘭國內恢復五月狂歡節(May-Pole)與星期日歡慶活動,而且也付諸實行。
這些情況就足以讓英格蘭國教教徒與清教徒不開心了,偏偏查理一世很白目的任命勞德(William Laud)為國教的大主教之後,更是放任勞德實行自己的主張,還將許多清教徒解職。
這些都還好,但是查理一世卻也在言論與宗教主張方面壓制清教徒,結果導致當時聲勢已經開始上揚的清教徒,更是不滿查理一世的所作所為。
其實伊莉莎白一世與詹姆士一世能夠讓英格蘭境內的宗教紛爭被壓制,是因為兩人都是採用那種針對各教派進行各方面安撫的折衷手法,但是查理一世卻有很明顯的天主教傾向,於是災難就降臨到這位衰鬼的頭上了。
3.
英格蘭內戰(English Civil War):1640-1660
查理一世在宗教與文化方面與國會乃至與地方主教的不合,很快就接連先後衍生成為主教戰爭與清教徒革命—所謂的英格蘭內戰,就是因此拉開序幕的。
在面對地方主教的主教戰爭中以及面對國會的國會戰爭中,都硬生生吃了大敗仗的查理一世被國會所軟禁,並且淪為國會軍團的階下囚。
由克倫威爾率領的清教徒與國會軍團在1649年將查理一世處決,並且也在排除或併吞了其他英格蘭內戰的勢力之後,變成了英格蘭的上位者。
而當克倫威爾在肅清了之後蘇格蘭與愛爾蘭的反叛勢力後,就更是一躍成為了英倫群島的主宰者,並且將三個地區合併變成英格蘭聯邦。
屬於禁慾者的清教徒政權主宰英格蘭之後,就開始大規模的針對戲劇表演進行取締,而且也開始禁止大規模的休閒活動。
不過或許是因為清教徒在經濟方面特別有…眼光,清教徒政權並沒有反對或是壓制商業活動,反而還鼓勵商業活動的展開。
而克倫威爾給予猶太人待在英格蘭的特准,雖然是為了鼓動商業的發展,不過另外一方面同時也是希望猶太人能夠轉變成為清教徒。
但是克倫威爾的英格蘭聯邦的建立,的確為英格蘭帶來了和平與穩定—一些共和體制的支持者將克倫威爾視為帶來和平與穩定的英雄,而一些教徒則是將克倫威爾視為宗教自由的代表者。
在英格蘭內戰期間,不論是查理一世被處決之前還是被處決之後,許多的查理王時期的宮廷詩人仍然在描繪以騎士精神與中古英雄主義為主題的詩篇—這些即便流亡後仍維持這一文風的詩人,稱為騎士派詩人(Cavalier Poets)。
而伴隨著查理一世的垮台,所崩潰的不僅是君王體制與原本查理王時期的宮廷詩人,還帶來了原本王族與宮廷針對戲劇表演與劇本寫作的贊助—雖然會造成這樣的緣故,是因為克倫威爾政權取締戲劇表演的結果。
但是即使君王體制的消滅,英格蘭境內的君王體制擁護者也沒有因此被消滅—一些君王體制的擁護者,仍然在私底下撰寫詩文,並暗中以此擁護君王體制。
不過當克倫威爾在1658年過世之後,由於克倫威爾並沒有繼承人,再加上他老兄的兒子也稱不上十分能幹,於是國會就成為了脫韁之馬。
在擺脫克倫威爾的主宰之後,國會於是決定推翻清教徒政權,並且邀請流亡在外的查理一世之子.查理二世(Charles
II)回到英格蘭當國王—查理二世的回歸,我們通稱為王政復辟(The Restoration)。
雖然英格蘭內戰從頭到尾並沒有改變什麼,不過英格蘭內戰為後來的美國獨立戰爭擺出了一個雛形,而且也再次地削弱了君王的權威。
但是在宗教改革之後,英格蘭的清教徒革命,等於是又針對宗教的議題,做出了另外一個範本—但是清教徒革命的結束,也等於代表宗教紛爭的結束。
[II.彌爾頓(John Milton)與《失樂園》(Paradise Lost)]
1.
總論
在英格蘭內戰爆發之前,彌爾頓還只是個默默無名的年輕詩人—雖然他有一定程度的才能,但是那時候的他稱不上特別有名氣。
與大多數英格蘭文藝復興時期的人一樣,彌爾頓同樣精通拉丁文與希臘文之類的古典語言,也同樣閱讀過許多的希臘語羅馬古典文學作品。
不過彌爾頓是個清教徒,而且也是個共和體制的擁護者—這讓他在清教徒革命中選了與克倫威爾相同的立場,也因此曾經在克倫威爾的政權底下做過官。
本身對於當代政治發展十分有感觸,本身也對於神學與哲學有一定程度的造詣的彌爾頓在王政復辟之後,便以史班瑟的《仙王后》的模式為藍本寫了一個自己的敘事詩大作—《失樂園》(Paradise Lost)。
2.
創作概念
雖然彌爾頓最一開始的時候,是打算要以亞瑟王為題材來寫敘事詩的,但是他老兄後來幾經考慮,決定在題材方面從舊約聖經下手。
一般來說,我們對於舊約聖經的定義,就是從涵蓋了《創世紀》(Genesis)與出埃及記》(Exodus)的摩西五書一路到涵蓋《但以理書》(Daniel)與《約拿書》(Jonah)的大先知書與小先知書。
不過彌爾頓他老兄在思考怎麼創作的時候,提出了一個自己的創作概念—他想要描繪的敘事詩,將會以詮釋上帝與撒旦的戰爭以及人類的墮落為主,乃至辯證神對於人類的態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彌爾頓的《失樂園》所寫的,就是亞當與夏娃(舊約聖經中最初的兩個人類)的墮落—這個內容不用多說,自然是取自《創世紀》的故事。
一般認為彌爾頓可能有在外旅遊的時候,接觸到一些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家描繪的聖經的作品,所以才會產生想要以自己的方式詮釋舊約聖經故事的想法。
不管怎麼說,彌爾頓利用自己寫的敘事詩來重新詮釋《創世紀》中人類墮落的故事,在那個年代其實已經算是很高端了—更何況相同的概念即便以現在來說,也已經算是很難辦到了。
3.
格律與體裁
彌爾頓在書寫《失樂園》的時候,其所運用的敘事詩在整體格式上,不僅是以史班瑟的《仙王后》為雛形,也同時參考了諸如希臘詩人荷馬的《伊利亞德》(Illiad)與羅馬詩人維吉爾的《埃阿涅斯紀》(Aeneid)之類的敘事詩作品。
與史班瑟所著作的《仙王后》一樣,彌爾頓的《失樂園》是屬於那種要受過一定程度的古典文學教育的人,並且也對於哲學與神學有一定造詣的人,才能夠看得懂的敘事詩。
而彌爾頓在寫《失樂園》所使用的格式,是使用了一種對於我們現代人而言,看起來比較像是散文的詩詞格式—無韻詩(Blank
Verse,不過以那個年代的英文來說,看了還是會讓人滿頭問號)。
....Into
what Pit thou seest
From what
highth fal'n, so much the stronger provd
He with his
Thunder: and till then who knew
The force of
those dire Arms? yet not for those
Nor what the
Potent Victor in his rage
Can else
inflict do I repent or change,
Though
chang'd in outward lustre; that fixt mind
And high
disdain, from sence of injur'd merit,
That with
the mightiest rais'd me to contend,
And to the
fierce contention brought along
Innumerable
force of Spirits arm'd
That durst
dislike his reign, and me preferring,
His utmost
power with adverse power oppos'd
In dubious
Battel on the Plains of Heav'n,
And shook
his throne. What though the field be lost?
All is not
lost; the unconquerable Will,
And study of
revenge, immortal hate,
And courage
never to submit or yield:
一些英語語言的戲劇中,雖然都會將無韻詩作為台詞表現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彌爾頓之前,使用無韻詩的文人基本上是完全的少數。
不過彌爾頓作為一個詩人,其實可以說是藉由《失樂園》、《重回樂園》(Paradise Regained)以及《力士參孫》(Samson Agonistes)這三個作品,將無韻詩這樣的一種格律發揮到了極致。
4.
主角的定位
其實在《失樂園》的這套作品中,雖然彌爾頓是將亞當(Adam)作為主角的,但是這整個作品中其實存在一個裡.主角—撒旦(Satan)。
當然了,以當時的那個年代來說,彌爾頓自己作為一個清教徒,其實是不可能將撒旦設定為主角的—畢竟撒旦在傳統十字宗教裡面,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反派。
不過撒旦在作品中是另外一個主角,是有其理由可循的—因為彌爾頓在自己的作品中所描繪的撒旦,並不是個傳統的壞人(Villain),而是個反英雄(Antihero)。
究其原因,或許是因為撒旦正當化了自己對於神的反叛,甚至還理所當然地認為自己應該要反叛神(也是因為這樣,彌爾頓筆下的這個撒旦,才會被一些後世的人當成真正的主角)。
在《失樂園》整個作品中,其實對於亞當與夏娃的墮落(也就是吃下了智慧之樹的果實),是有做出另外一個不同的詮釋的。
根據彌爾頓的描繪,亞當與夏娃的墮落雖然是肇因於蛇(就如同許多其他的說法一樣,彌爾頓也將蛇設定為撒旦的化身)的引誘,但是彌爾頓卻針對此一墮落做出了不同的詮釋。
因為根據彌爾頓在作品中的說法,受到了蛇的引誘的夏娃在吃下了智慧之樹的果實之後,也想說服亞當吃下智慧之樹的果實。
在此一情節處,亞當其實對於自己吃下智慧之樹的果實此一行動是個錯誤是有自覺的—在這樣的塑造下,亞當成為了這個作品中的悲劇英雄。
亞當與夏娃雖然後來是被神逐出了伊甸園(因為不管怎麼寫,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突破這個原本的設定的),但是亞當卻在離開樂園之前天使.米迦勒預示了他人類的未來(這個部分,當然是彌爾頓自己所加入的。
所以從作品本身來看,《失樂園》真正的主角其實是亞當—這樣的設定,其實剛好也符合了文藝復興以人為本的基礎概念。
[結語]
英國的文藝復興,可以說是以彌爾頓的《失樂園》作為結尾的—在查理二世的王政復辟之後,英國的文藝復興等同被宣告結束。
然而彌爾頓在自己的作品中,卻結合了古希臘敘事詩模式與十字宗教信仰—這樣的作品,其實就是英國文藝復興的頂點(假如將莎士比亞排除的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